XX年市法院年度法治工作总结2014年,曲靖中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司法公开为途径、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关键,落实年初部署、措施和任务,成绩显著。一、围绕主业,司法办案创新高围绕审判执行、两个中心、人民陪审员、三大平台、人民法庭、信息化、队伍及基层基础建设等重点,以群众路线教育为抓手,工作取得新进步。1至11月共受理案件39878件,上升17.74%,审(执)结案件33986件,结案率为85.22%。其中:中院受理案件10203件,上升16.89%,审(执)结案件9345件,结案率为91.59%。在案件量上升、疑难案件增多、涉法涉诉压力增大、审判人员不增的情况下,审判执行工作稳中有升,审判质效均有提高,没有因案件审理引起群体性事件、当事人集体上访、重大舆情事件。二、践行宗旨,强化司法为民召开现场推进会,采用“实地参观、现场观摩、相互交流”方式,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和人民法庭工作。(一)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行。中心设立5个服务区和7个服务窗口,为当事人提供30余项服务。配备案件办理自助查询智能机、物品智能寄存柜、雨伞、拐杖、轮椅等人性化便民设施,方便群众。部分基层法院将诉讼服务功能拓展延伸到乡镇中心法庭,率先建立法庭诉讼服务站,公开干警职务、电话号码、服务承诺、岗位职责、材料收转等信息,为当事人一次性完成诉讼办理及法律咨询等事项。注重从工作经验、年龄结构等方面选配人员,确保服务功能区、柜台窗口和执行指挥中心机构人员到位。建立服务承诺、文明接待、首办负责、一次告知等制度,做到热情、文明、周到服务。依托中心职能,出台信访、接访工作规则、信访责任倒查实施办法,院长预约接访、党组成员周值班、院长接待日等制度,在调解工作室和信访接待室建立当事人来信来访、法院回复、领导接访笔录等第1页共6页痕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升水平。把中心调解室作为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的重要工作平台,部分基层法院分别与国土、城建、卫生、司法、工商等单位共建诉调对接机制或联合调处工作机制,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交通肇事、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保险等专业调解和亲情、诚信、和谐、少年等特色调解室建设。部分基层法院在中心调解室设置速裁组,对事实清楚、争议小、标的额小的案件直接交由中心速裁组速裁。共接待当事人1.5万余人,社会各界普遍感到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服务水平、一站式办结率提高。(二)执行指挥中心运行良好。多数法院已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实现党委政府、检察、公安、国土、房管、工商等机构与法院系统联通、资源共享。中院指挥中心已建成组织机构代码查询、个人身份信息查询、银行账户查询、车辆查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发布等子系统。对305名被执行人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查询,查到账户1750余个,查询金额达1950余万元。共查核被执行人身份证信息685余件次,法人或其他组织工商注册信息150余件次。对19名长期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进行预警布控,查找到12人。制定实施《执行指挥中心网络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运行流程规范》等制度,规范指挥中心管理,做到启动查询严审批,专人专机负责,保障查询信息安全,使用范围特定。指挥中心建立有效发挥执行联动机制的整体合力,使财产查询工作量大幅减少,周期明显缩短,人力物力成本降低,查询范围扩大,执行信息更公开,为有效解决执行难、彰显司法权威打下良好基础。(三)司法便民措施深入落实。对294件案件的特困申请人发放执行救助金122万元;对3185件案件的特困诉讼当事人减缓免交诉讼费311.29万元,继续推行全国首创的100元以下诉讼费用免缴工作,对5500余件实行免交,免交金额为50余万元;为513名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指定辩护人,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深入乡村街道巡回审理民事案件10600件,巡回率为64.68%;强化诉调对接工作,中院高分通过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法院的终期验收。第2页共6页8.03鲁甸地震,中院、会泽法院领导深入救灾一线指导慰问,在救灾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