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市场信息科年度职能工作目标总结评估报告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总结吧。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今年以来,市场与经济信息科在铜山区农委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省农委关于现代农业工作重点和互联网+农业信息工作要求,结合区委、区政府《关于2017年度机关争先创优工作考核意见》(铜发【2017】45号),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化在农业信息领域的应用,实现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要求80%以上的村级点建设比例,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2%,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22.5%,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农委三项工作目标。一、主要工作及成效1、全面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开展。根据省农委《关于XX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作操作办法的通知》(农办市【2017】4号)要求,益农信息社建设覆盖80%以上的涉农行政村。按照六有(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营能力)标准,市场信息科对全区22个镇(办事处)的294个涉农村进行实地考察,以满足广大农民需求为出发点,统筹农业公益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两类资源,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整合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有效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三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半年完成拟建点的调查摸底工作,在已建成的102个益农服务社基础上,下半年又建设154个益农服务社和1个区级运营中心,培训信息员512人次,为老百姓代缴各类费用1420多万元,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2100多万元。积极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利用各镇村益农信息社、农业企业等渠道,累计培训农民1000余名。2、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全区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第1页共4页为推动铜山农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农委市场信息科依托铜山国家示范园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引进苏农电子商务农资平台,并和铜山邮政局、农商行、中行等部门合作,利用邮乐购、e行无优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铜山名特优农产品,促进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发展。鼓励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茅村镇的回乡大学生牛炳栋开办绿野园艺公司,以培育销售多肉植物为主,2017年年完成网上销售11000多万元。同科教科合作,通过培训渠道为农村电商积蓄人才,传授电子商务概论、运作模式以及电子使用等知识,帮助企业和个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及各类网店,今年新增网店和微店460家,网上农产品销售9.2亿元。3、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铜山农委同中国矿大学合作,主要推广和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在种植、养殖和水产等方面的精准作业,逐步形成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成熟体系。2017年在园区建设铜山物联网控制中心,通过政府采购中心招标采购,建成铜山粮食物联网平台系统,在全区大田设立8个智能采集点。沿湖粮食产业园建设铜山区植保物联网服务平台,缩短病虫害预警发布的时间,加强病虫害防治决策的准确性,直接服务土地2万余亩,可挽回农业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到目前,铜山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新增20000亩,应用占比达到22.5%,农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跃上了新阶段。4、发挥12316信息平台作用。全区新增种植、养殖和水产服务对象(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纪人、种养大户等)500多个,发送为农服务短信56条23万人次,12316热线人工服务165次,语音自动转接服务620余次。初步实现12316服务体系横向跨省联通、纵向延伸乡村,对内融入各类农业公益服务,对外接入便民服务,支撑信息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按照区政府要求,关停铜山农业网,在政府网农业栏目将农委文件通知、惠农政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工作动态、党建人事、政务公开等工作及时有效的发布出去,方便农民查询农业信息。二、工作举措第2页共4页1、制定全年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全年考核。根据农业部和省、市农委关于农业信息化工作部署,按照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小组《关于2017年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重点工作指标的通知》(苏农现办【2017】1号)和省互联网中心《关于2017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要点的通知》(苏互联网农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