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教案1.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教案教学要求: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教(学)具:山水画一幅,小鸟。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2、今日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3、出示画。二、导入新课。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认真听。(4)假如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三、朗读指导。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4、看手势,朗读。(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4、出示小鸟。(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5、朗读指导。(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3)朗读全文。(4)背诵全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小结。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六、写字指导、讲评。重点:色、声、无、惊。2.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进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美。由物到人领悟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培育。四、教材内容分析: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宝。它的特点是用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梅花》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五、教学步骤:(一)兴趣导入1、引言(PPT1)。同学们,大家喜爱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我们来认识梅花。2、简介梅花(点击PPT2、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湖北地区2至3月开花。武汉磨山有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大多数的花都是在春天天气温和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梅花曾经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