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区挂职干部工作心得体会2006年6月,我从学校毕业后参加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招考,分配到xx区工作,现任区委保密局局长。2013年5月,经组织安排挂任牌楼镇党委副书记。在牌楼镇工作以来,我先后分管了办公室、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工作,参加了一马光彩大市场、弘业物流、汉光集团、东外环等项目拆迁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尤其是拆迁工作中,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以情换心赢得支持做农村工作,首先要与农民交朋友。农民的想法很朴实,感情很纯真,只要真心与他们做朋友,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就会赢得他们的支持。拆迁进展之初,村民有抵触情绪,对工作队“关门谢客”、“冷嘲热讽”、“质问谩骂”,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为化解敌意,我们耐下心来,反复上门,增进感情,宣传政策,消除误会。与农户拉家常,深入了解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有多少家庭成员,有什么社会关系,努力寻找突破口;全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争取理解和支持。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拆迁农户放下心防,与我们说起家长里短、聊起心里话,愿意坐到谈判桌前,心平气和的核实算账。拆迁工作结束后,许多农户成为了我们的朋友,远远见到就笑脸相迎,从最初的“冷言相向”到后来的“热茶板凳”,我们也由衷地感到快乐。坚持原则灵活操作每个项目拆迁工作启动前,指挥部都制定了补偿标准。按照补偿标准,我们工作队要与农户进行算账。这是个技术活,既不能完全算死账,也不能乱开口子。严格按照补偿标准算账,一分钱不加,农户不答应,谈判陷入死局;农户漫天要价,指挥部也不会同意。我们在把握总体平衡的基础上,坚持原则,灵活操作。算账以指挥部的补偿标准为基础,这是我们与农户谈判算账的前提条件,农户认可这一点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房屋的性质、面积和土地面积是原则,必须实事求是,按照图纸不能变更;房屋装修、林木等地上附着物,可能有漏项,可以适当灵活操作,但是必须掌握平衡,不能孰高孰低,引发第1页共2页新的矛盾,搅乱补偿标准。我们坚持原则、灵活操作、总体平衡,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保障了项目拆迁平稳顺利完成。小处着手解决问题群众反映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从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小事件”办起,从造成群众不满的“小细节”抓起,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我所包联的村泗水桥,去年7月,有村民反映她家附近一家砖厂的生产噪音严重影响她的休息与生活,希望政府关停或者搬迁砖厂。我多次找双方协商,希望两方能和谐共处,并请来中间人居中调停,达成砖厂限时开工协议。今年夏天持续干旱,该村民家生产用水出现问题,砖厂老板帮助予以解决,现在双方冰释前嫌,相处融洽。去年上半年该村迁村腾地工作受阻,农户搬进了小区,却不愿意拆除旧房,普遍反映小区房屋质量有问题。我与村干部一起逐户上门查看,发现确有墙面油漆脱落、屋顶漏雨等现象,经向市区两级国土部门反映,进行了整修。并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为每户争取到2000元拆房费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拆除旧房。着眼大局深入基层牌楼是我区项目建设的热土,拆迁任务繁重,各种矛盾纠纷也层出不穷。发展与建设,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契合一致的。但是,为什么在项目拆迁、建设过程中,会那么多的不理解或者矛盾产生,该怎样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呢。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总结,我的理解是着眼大局、深入基层。工作中,要着眼发展大局、心装建设蓝图,将上级政策精神理解透、把握准、掌握好;更要“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把政府的发展构想宣传好、惠民政策落实好,也要把群众的真实意愿反映好、实际困难解决好。牌楼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很荣幸直接参与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是组织的充分信任,给予了我开展工作、展现才华的舞台。一年多的乡镇工作时间虽短,但已让我深深懂得,年轻干部应到基层去,基层事业发展需要年轻干部,年轻干部更需要在基层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砥砺奋进,绽放青春。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