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VIP免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_第1页
1/18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_第2页
2/18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_第3页
3/1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红烛闻一多“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难过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欢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制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2.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诗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情感的方法。思维进展与提升: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审美鉴赏与制造: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诗人的伟大理想,理解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说——知作者体裁1.说小诗:下面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2.说作者:你知道闻一多的哪些情况?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老师适当补充: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3.说背景:有谁知道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写作这首诗歌?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老师适当补充: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卑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4.说体裁: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老师适当补充,中国新诗的进展:二、读——理内容结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自由读:读两遍。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诗歌的内容。3.清理内容结构,整体感知。①什么是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②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予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