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摘要:土方施工中如果出现质量缺陷,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就会导致建筑物沉陷甚至倒塌,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土方质量通病防治前言:在土方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善或违法操作规程会引起质量事故,其危害程度很大,如造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沉陷、开裂、位移、倾斜,甚至倒塌。因此,对土方工程施工必须特别重视,应按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认真施工,尤其是对质量缺陷的处理,必须及时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土方工程质量。下面,文章即对一些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行介绍。1.场地积水在建筑场地的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完成后,场地范围内高低不平,局部或大面积出现积水。1.1原因分析当场地平整的填土面积较大或较深时,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不均匀或不够,遇到水时就会产生不均匀下沉而造成积水。另外,如果测量错误,或者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也没有做成一定的排水坡度都会使得场地高低不平,引起积水。1.2防治措施(1)平整前,应对整个场地的排水坡、排水沟、截水沟和下水道进行有组织的排水系统设计。在施工时,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做好排水设施,使整个场地排水通畅。排水坡度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无要求时,对地形平坦的场地,纵横方向应做成坡度不小于0.2%的坡度,以利于泄水。在场地周围或场地内设置排水沟(截水沟),其截面、流速和坡度等应符合有关规定。(2)场地内的填土应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其密度不低于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也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夯)实,使其相对密度不低于85%,以免松填。填土压(夯)实的方法应根据土的类别和工程条件合理选用。(3)做好测量的复核工作,防止出现标高误差。1.3处理方法已经积水的场地应立即疏通排水和采用截水设施,将水排除。如果场地未做排水坡度或坡度过小,则应重新修坡;对局部低洼处,应填土找平、碾压(夯)实至符合要求,避免再次积水。2.填方出现沉降现象在基坑(槽)回填时,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从而造成室外散水坡空鼓下陷、积水,甚至引起建筑物不均匀下沉,出现开裂。2.1原因分析填方出现沉陷的原因经过实践总结,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填方基底上的草皮、淤泥、杂物和积水未清除就填方,含有机物过多,腐朽后造成下沉;(2)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3)槽边松土落入基坑(槽),夯填前未认真进行处理,回填后土受到水的浸泡产生沉陷;(4)基槽宽度较窄,采用人工回填夯实,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5)回填土料中夹有大量干土块,受水浸泡产生沉陷;(6)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土料,回填质量不合要求;(7)在冬季施工时基底土体受冻膨胀,未经处理就直接在其上方填方。2.2防治措施(1)基坑(槽)回填前,应将坑槽中的积水排干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如果有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应有排水措施。(2)回填土应采取严格的分层回填、夯实。每层的铺土厚度不得大于300mm,土料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按规定抽样检查,使其符合要求。(3)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大于50mm直径的土块,不应有较多的干土块,在亟须进行下道工序时,宜用二八或三七灰土回填夯实。2.3治理方法基坑(槽)回填土沉陷造成墙角散水空鼓,如果混凝土面层尚未破坏,则可填入碎石,侧向挤压捣实,若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则应视面积大小或损坏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分打掉,填灰土或粘土、碎石混合物夯实后再做面层。当因回填土沉陷引起结构物下沉时,应会同设计部门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加固措施。3.边坡塌方边坡塌方是指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基坑(槽)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坍塌或滑坡。3.1原因分析造成边坡塌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1)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或挖方尺寸不够,将坡脚挖去;(2)在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3)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