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西南大旱的启示VIP免费

西南大旱的启示_第1页
1/5
西南大旱的启示_第2页
2/5
西南大旱的启示_第3页
3/5
西南大旱的启示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编者按不久前,一场百年大旱肆虐西南大地,大旱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引发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极端气候现象增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极度缺水的省份,陕西的决策者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假如百年大旱在陕西”我们又当如何应对。所谓未雨绸缪,方可防患未然。西南大旱期间,省水利厅厅长王锋同志及时撰写了《西南大旱的启示》一文,较全面地剖析了西南大旱的特点,客观地分析了我省抗旱设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务实地提出了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的六条具体措施。今天本报全文刊载这篇启示,一方面,是通过本文向读者解析我省水利系统应对大旱的能力和措施;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刊发能够向全社会再次敲响警钟,在陕西这个缺水地区要有防抗极端干旱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切不可“临渴掘井”。善治秦者先兴水。正如王锋同志在文中强调的,无论从陕西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西南大旱的启示来说,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西部强省和小康社会的基础牢牢地扎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和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南五省刚刚遭受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看西南,想陕西,值得我们深思。一、西南旱情的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自去秋以来,西南五省出现秋、冬、春连旱,持续受旱时间已长达半年以上,目前旱情仍呈发展态势。截至3月30日,西南五省耕地受旱面积达9716万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250万亩,其中云、贵两省占全国一半以上。因旱受灾人口达613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二是饮水困难突出,威胁民生。西南大旱造成五省1939万人、1189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75%,而云南、贵州两省占到全国的58%。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马帮驮队和男女老少齐参战背水的景象,饮水困难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三是江河来水严重偏枯,工程蓄水严重不足。西南五省去秋以来降雨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少7成以上,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主要江河来水偏少3—8成,水利工程蓄水比去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许多中小库坝有效蓄水锐减,部分无水可用。四是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西南大旱不仅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作物受灾严重,而且森林和荒山火点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大米短时间涨价,云南鲜花价格上涨造成了全国鲜花价格大范围的上涨,大旱致全国六成水电告急,多地火电机组吃力。特大干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三下西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国家有关部委专家组深入灾区指导抗旱,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32.3万人次,车辆机械2.2万台次,防抗干旱取得了明显成效。二、西南大旱的启示这次西南大旱,虽然是极端气候原因造成的气候性缺水,但也严重地考问了当地水利工程建设。西南五省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总量占全国44%。云南省在全国排第三位,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到3月中旬,云南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特别是缺少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再加上云南、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西南特大干旱仍在继续,抗御特大旱灾的斗争也在不屈不挠地进行着,但这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带来了深刻启示。启示一:客观辩证地认识陕西水情,牢固树立水的忧患意识,切实做到未雨绸缪。我省南北狭长,由南向北分为三个不同气候带,除陕南比较湿润以外,关中、陕北均属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带,基本上是年年有小旱,三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连续两三年的特大干旱大致是三十年一次。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决定了水资源紧缺的省情。全省水资源总量仅423亿立方米,列全国第19位,人均1138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不足云南省人均量的八分之一;耕地亩均772立方米,占全国平均水平4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西南大旱的启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