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菜豆根结线虫病VIP免费

菜豆根结线虫病_第1页
1/6
菜豆根结线虫病_第2页
2/6
菜豆根结线虫病_第3页
3/6
菜豆根结线虫病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发病特点菜豆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特点:该病由线虫引起。土壤肥沃,幼苗健壮,水肥适宜,植株长势好,抗线虫能力强,则发病轻。土温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土壤含水量40%左右,病原线虫发育最快,10摄氏度以下停止活动,温度55摄氏度时可在10分钟致死。发病地块如长期浸水可抑制土壤中根结线虫活动。危害症状菜豆根结线虫病的为害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根部,须根或侧根上产生肥肿畸形瘤状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结初为白色,表面光滑,后期变褐,粗糙,剖开根结可见乳白色线虫。病轻时,地上部植株无明显症状;较重时,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植株矮小、萎蔫或整株枯死。重病株结果少,果小。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一)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选用无病土育苗,施用腐熟的无病原线虫的有机底肥,培育无病壮苗。移栽时发现病株及时剔除。彻底清除棚室病根残体。(二)深翻土壤或换土。实行两年以上轮作。与抗耐根结线虫蔬菜(如葱、蒜、韭荣、辣椒等)轮作或合理间套作。(三)利用高温杀灭线虫。棚室可在休闲季节利用夏季高温,在盛夏挖沟起垄,沟内灌满水,然后盖地膜密闭棚室2周,使30厘米内土层温度达摄氏54摄氏度,保持40分钟以上。(四)冷冻处理。发病严重的温室,于11月20日前后灌上一茬冻水,不扣棚覆膜,经2个月左右的土壤结冰冷冻.菜豆烤苗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颜色变淡,为黄绿色,叶片边缘被灼伤时出现褐色枯边。病因早春采用地膜“近地面”(地龙)覆盖方式栽培时,叶片触及膜,被薄膜烫伤。防治方法适当增加栽培畦的宽度,增大地膜覆盖空间,尽量避免叶片触及薄膜。春季气温升高后,要先在薄膜上打孔,逐渐去除薄膜,或将薄膜压在地面上。这里要纠正一种错误认识,即并不是撕开、去除薄膜的时间越延后越好。菜豆落花落荚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菜豆的花蕾数量很多,尤其是蔓生性品种,因生育期较长,主蔓长而节数多,每株能生10~25个花序,每一花序生花蕾4~15朵。矮生种虽生育朔较短,主茎较短而节数少,但分校数较多,单株花序数也不少,一般每一花序生花蕾7~13个。但从每一花序的成荚数看,多数花序结荚3~4个,少数花序结荚5~6个或1~2个,大量的花蕾或幼荚脱落了(图18),严重时,在地面上会有大量的落下的花和豆荚,很让人心疼和着急(图19)。露地栽培的菜豆,在一般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下,成荚率仅为30%左右。而温室栽培的越冬茬、秋冬茬和冬春茬菜豆结荚率通常在25%左右,若能使菜豆的结荚率提高到50%,其单位面积产量几乎增加一倍。因此,探索菜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其防止落花落荚的有效措施,成为目前菜豆生产上的主要技术研究课题之一。①发生原因菜豆落花落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综合看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生理因素。有人认为不论外界环境和栽培条件多好,多么适于菜豆正常生长发育,其坐荚率也不会达到100%,假设结荚率达到100%时,叶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棚营养就不能满足其植株荚果生长发育需要。因此,菜豆落一部分花和幼荚,减少营养消耗,协调植株营养的供需矛盾,使营养供需平衡。这是生理因素所致的自然脱落花荚。其二,营养因素。菜豆花芽分化较早,植株在幼苗期就进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阶段,因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争夺养分,会使花芽分化因营养不足而分化不全、不正常,这样的花芽发育成的花朵坐不住荚。开花初期也常因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争夺养分而发生落花落荚。如开花初期浇水过早,早期偏施氮肥,枝叶生长繁茂,到开花结荚盛期全株花序间、花与荚间争夺养分激烈,而导致晚开的花脱落(图19-1)。还有栽培密度过大,支架或吊架不当,田间郁蔽,透光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缺肥少水或浇水过多,病虫危害,采收不及时,光合物质积累减少等,都会导致花器营养不足,使花器发育不良而脱落。很多幼蕾在人们肉眼尚看不到的时候就已脱落了。因营养因素引致落花落荚,以在开花盛期表现最普遍。图19-1同一花序上的花开放时间不一致,管理不当会导致后开的花脱落其三,授粉受精受阻碍。菜豆分白花和红花(紫红)两种类型,白花菜豆多数花朵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只占0.2%~1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菜豆根结线虫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