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案例(杨庄河综合整治工程)汇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概况一、地理位置杨庄河为一条市区人工河,总长1450m,位于扬州市开发区,呈东西走向,与文昌西路平行,位于文昌西路以南300m。东起于蒿草河、扬子江北路,西至新城河及新城河路。沿途经过新庄小区、时代超市、维扬路、康乐街、四季园新村。图1.1杨庄河位置二、气候概况扬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8℃,极端最高气温为39.7℃,极端最低气温为-17.7℃;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27.8mm,年最大雨量1520.7mm,年变幅达3.4倍,且时空分布不均,实测单站最大24小时雨量278.3mm,最大三日雨量281.8mm,暴雨性质主要为梅雨和台风雨。三、水系情况及水文特征杨庄河总长1450m,综合整治前,河道东端与蒿草河自然连接,西端与新城河通过DN600mm暗管相连,并有闸门控制,实际河段长度1236m。蒿草河北端与瘦西湖相通,南端与荷花池、安墩河相通,最终与古运河相连,出口由闸门控制。瘦西湖活水工程补水自北端注入蒿草河,再进入荷花池。蒿草河最高水位:5.2m,最低水位4.8m(黄海高程系)。新城河北端新城河杨庄河蒿草河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断头河,上游(北端)无来水,南端与古运河相连,出口由闸门控制。新城河最高水位5.6m,最低水位:4.5m。因此,在非降雨期,杨庄河无流量,水体处于静止状态。扬庄河沿岸雨污水已截留送入雨污水管网,在扬子江路与扬庄河交汇处有4根DN600雨水管排入扬庄河,设计排水总流量1m3/s。扬庄河排水向东进入蒿草河,经安墩河进入古运河。在维扬路至扬子江路之间的河段中敷设有污水截流管道,截流了原进入河道的污水管,将污水输送至扬子江路污水干管。在截流管上设有检查井口,检查井口高程较低,淹没在杨庄河水面以下。降雨时大量雨水进入截流管,截流管呈有压流,混合污水从检查井口溢入杨庄河,对河水造成大强度污染冲击负荷。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杨庄河水质属劣Ⅴ类,水环境存在水体黑臭、生态效果差两方面的问题。杨庄河污染重,承受着污水排放、底泥污染释放、生活垃圾倾倒等三方面的污染,而水体又不流动,无水生生物,自净能力差,使水体处于黑臭状态。河道为硬质驳岸,沿岸无生物,生态效果差。杨庄河沿岸主要是居住用地,东段为杨庄农家庭院式住宅,排水系统不完善,沿河污水截流不彻底,有分散污水口直排河道。两岸还有部分种植用地,种植素菜等农作物,存在面源污染。杨庄河西端两侧为四季园小区,由于建设期早,排水体制混乱,且直排河道。正在实施的杨庄河截污工程,将截流大部分的直排污水,使污染源大大减少,但分散式庭院排水难以完全截流,将继续对河道产生污染。由于长期的污水排放,河底沉积了高污染底泥,平均厚度达到20cm以上。污染底泥在厌氧条件下发酵,释放出有机气体和有机酸,使水体黑臭。同时,沿岸居民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向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在河道中腐烂,成为高强度污染源。项目实施单位杨庄河综合整治工程由扬州市涵闸河道管理处负责实施,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全面参加讨论及实施过程,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进行一年多的跟踪水质监测。项目实施内容杨庄河综合整治工程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于2024年10月20日竣工。具体实施工程内容如下:一、引水工程钢筋混凝土低坝:7.2×0.8×3.5m(长x宽x高);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钢筋混凝土防渗铺盖及垫层:10x10.15x0.25m(长x宽x厚);钢筋混凝土防渗岸墙:10x0.3x1.8m(长x厚x高);低扬程潜水泵2台(1用1备),型号QJB-W2.5,额定流量0.1m3/s,扬程0.8m,功率2.5kw。进水拦污栅:7x2m(长x高)。二、水质净化工程曝气转盘:ZPQ-1320型曝气转盘1台,跨度9m,转盘直径1.32m,共14片,额定转速56转/分钟,功率5.0kw;原位生物接触氧化:生物填料区42x10.3x2m(长x宽x高),Ø38聚乙烯空心球生物填料698m3,扁钢格栅32m2,0.11m厚素混凝土预制块及土工布垫层450m2,尼龙网432m2。生态净水砖:敷设河底长度30m,敷设面积310m2。素混凝土及碎石反滤层面积310m2。三、水质保持工程生物浮床总面积11500m2,布置的河段长度1000m。其中黄菖蒲5200m2,西伯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