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丰达甘薯种植技术甘薯本地称红薯,在驻马店甘薯是牲猪养殖的主要饲料来源和粉皮、粉条加工的原料来源,种植面积为6万亩。为适应国家甘薯产业政策的需要,驻马店农业局在屈子祠镇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组织实施了“2010年度甘薯新品种示范”。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一、示范方案1、示范目的推广经过鉴定的优质专用新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向广大农民群众展示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优异品质。2、主持单位驻马店市农业局屈子祠镇农技站3、示范设计新品种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1)、示范品种:徐薯22、浙紫薯1号、湘薯19号。(2)、示范面积:每个品种试验示范面积各1亩,共计3亩。采用高垄双行栽培,垄宽1米,株距0.37米,每亩3600株。(3)、栽培措施:育苗及大田管理严格按照甘薯栽培技术规程操作。4、记载项目①萌芽性;②植株生长势:生育前、中、后期③特征特性:茎蔓长、茎粗、分枝数、叶形、叶脉色、茎色、结薯习性、薯形、薯皮色薯肉色、熟食味、干物率。二、示范基地1、示范基地试验基地设驻马店新蔡县裕丰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地块面积3.0亩,系低岗地貌,地块长方形、地势平坦,耕层厚度20cm,土种为红壤土类,红壤亚类,耕型第四纪红土红壤土属,熟红土土种。土壤质地粘重,呈酸性,土壤肥力中上。试验地上年度种植玉米冬季抛闲。2、供试肥料有机肥料:腐熟人畜粪水每亩500公斤。化学肥料:45%俄罗斯复合肥每亩50公斤。三、试验实施1、排种育苗本试验于3月22日排种,小拱双膜覆盖,各品种于4月9日一21日出苗,4月16-25日齐苗。2、整地、施肥、分区5月10日翻耕整地,然后按每块666.7m2分成小区,按每亩人畜粪500kg、45%俄罗斯复合肥50kg的肥料用量,一次撒施于土层中,耧耙均匀后,按双垄宽100cm(含沟),垄高30cm进行起垄。3、栽插5月30日栽插甘薯,株距37cm,行距50cm,每666.7m2栽甘薯3600蔸。4、田间管理6月份进行中耕、除草、理蔓3次,主蔓长150cm时提一次蔓,控制不定根生长;8月20日防治一次甘薯天蛾、甘薯卷叶螟、蚱蜢等害虫。5、试验项目调查试验实施过程中,对甘薯的生长发育情况等进行调查观察记载,调查项目包括苗期、生长势、品种特征特性等项目调查。有关内容列于表二:2010年汨罗甘薯新品种示范田间观察记载及性状考查表。(1)苗期调查:包括排种期、出苗期、齐苗期、萌芽性。(2)植株生长势调查:生育前期、中后期。(3)特征特性调查:茎蔓长、茎粗、分枝数、叶形、叶脉色、茎色等,于栽插后60天,进入封垄期的7月29日调查,调查10株平均。T/R值、结薯习性、薯形、薯皮色、薯肉色等,于11月1日测产时调查,调查10株平均。干物率、淀粉率、薯干品质、熟食味等,在收获后一个星期内进行。干物率、淀粉率测定方法:取中等大小薯块(取样不得少于300克),切成丝,在烘箱中80℃烘至恒重,测定干物率。每个品种每重复测定一次。各品种淀粉率换算参照《淀粉率换算表》进行。薯干品质:取中等薯块切成0.5cm厚的薯片,晒干后根据洁白程度和平整度评定,分为一、二、三级。食味:煮熟品尝,根据粘度、甜度、纤维含量等进评定,分优、中、差三等。四、试验结果2、参试品种简介本试验参试品种3个,湘薯19(食用型)、浙紫薯1号(食用型);徐薯22(淀粉型)。对参试品种简介如下:湘薯19号(食用型):产量高,薯型为纺锤形,薯皮淡红色,薯肉桔黄色,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3-4个;晒干率、淀粉率中等。生食较硬,熟食中等软、粘度中等、味较甜、纤维含量较少,食味中等,是个较好的食用型品种。浙紫薯1号(食用型):产量中等,薯型为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紫花色,结薯整齐,大小薯块悬殊大,单株结薯多;晒干率、淀粉率较高。生食较硬,熟食中等软、粘度中等味较甜、纤维含量较少,食味中等,是个较好的食用型品种。茎蔓生长旺盛。徐薯22(淀粉型):产量高,薯型下膨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结薯集中、薯块整齐;晒干率、淀粉率中等。生食硬,熟食质硬、粘度很低、甜度低、纤维含量多,食味差。是个较好的淀粉型品种。3、讨论本次甘薯新品种示范结果表明,湘薯19是一个较好的食用型品种,具有推广价值;徐薯22作为淀粉型品种,产量水平很高,值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