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光存储技术光盘概述(定义,历史,分类和特点)只读存储光盘(CD-ROM)系统一次写入光盘(CD-R)可重写型光盘(CD-RW)DVD光存储系统光盘的保养光存储的未来光盘概述(定义,历史,分类和特点)只读存储光盘(CD-ROM)系统一次写入光盘(CD-R)可重写型光盘(CD-RW)DVD光存储系统光盘的保养光存储的未来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光盘的定义光盘的定义高密度光盘(CompactDisk),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用聚焦的激光束存储和读取信息,又称激光光盘。高密度光盘(CompactDisk),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用聚焦的激光束存储和读取信息,又称激光光盘。概述概述光盘存储的发展历史光盘存储的发展历史1970年,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拉塞尔利用光束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方案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光—数字录制与恢复系统。1970年,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拉塞尔利用光束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方案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光—数字录制与恢复系统。1972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美国MCA公司研制成功激光电视唱片VD;1974年Thomson-CSF和Lenith公司研制成功的透射式激光电视唱片。1972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美国MCA公司研制成功激光电视唱片VD;1974年Thomson-CSF和Lenith公司研制成功的透射式激光电视唱片。概述概述1979年荷兰Philips公司研制成数字式写后直读DRAW(DirectReadAfterWrite)光盘。1979年荷兰Philips公司研制成数字式写后直读DRAW(DirectReadAfterWrite)光盘。1980年,Sony和Philips公司制定了CD-DA(DigitalAudio)的红皮书标准,规定了一张数字音乐光盘的大小(120mm直径),容量和数字编码标准。1980年,Sony和Philips公司制定了CD-DA(DigitalAudio)的红皮书标准,规定了一张数字音乐光盘的大小(120mm直径),容量和数字编码标准。1982年,Sony公司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音乐数字光盘播放器(CDP-101)。1982年,Sony公司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音乐数字光盘播放器(CDP-101)。1983年,Sony和Philips公司制定了CD-ROM(ReadOnlyMemory)的黄皮书标准,将光盘里存放的内容予以扩充,制订了计算机数据在光盘里面的存放规范。1983年,Sony和Philips公司制定了CD-ROM(ReadOnlyMemory)的黄皮书标准,将光盘里存放的内容予以扩充,制订了计算机数据在光盘里面的存放规范。1985年Philips公司和Sony公司合作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计算机的只读式光盘驱动器。1985年Philips公司和Sony公司合作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计算机的只读式光盘驱动器。1986年,Philips公司制定了CD-I(Interactive)的绿皮书标准,在CD-ROM规格的基础上补充了音频、视频和计算机程序方面的规定。1986年,Philips公司制定了CD-I(Interactive)的绿皮书标准,在CD-ROM规格的基础上补充了音频、视频和计算机程序方面的规定。1987年Sony和Philips公司发明一次写入多次读出WORM(WriteOnceReadMany)光盘。1987年Sony和Philips公司发明一次写入多次读出WORM(WriteOnceReadMany)光盘。1990年,光盘进入可记录模式,基于橙皮书标准的CD-R(Recordable)光盘实际上没有记录任何信息,一旦按照某种文件格式并通过刻写程序和设备,可以将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写入空白的CD-R盘片上。1990年,光盘进入可记录模式,基于橙皮书标准的CD-R(Recordable)光盘实际上没有记录任何信息,一旦按照某种文件格式并通过刻写程序和设备,可以将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写入空白的CD-R盘片上。1994年制定了保存视频和音频数据的白皮书标准,第一次将74分钟长的动态连续视频数据和声音数据存放在VCD(VideoCompactDisc)光盘中。1994年制定了保存视频和音频数据的白皮书标准,第一次将74分钟长的动态连续视频数据和声音数据存放在VCD(VideoCompactDisc)光盘中。基于蓝皮书标准的E-CD(Ehanced)光盘,采用多层记录方式,将CD-DA数据和CD-ROM数据分成了两个数据段,第一段记录CD-DA音频数据,第二段记录有关的CD-ROM数据。基于蓝皮书标准的E-CD(Ehanced)光盘,采用多层记录方式,将CD-DA数据和CD-ROM数据分成了两个数据段,第一段记录CD-DA音频数据,第二段记录有关的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