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第一节植物寄生概述第一节植物寄生概述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第二节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第二节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第三节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第三节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第四节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鉴定第四节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鉴定小结小结第一节植物寄生线虫概述线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地球上约10万种,但目前只记载约260属5700多种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海洋、淡水和土壤中)危害植物的病原线虫。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受到植物线虫的寄生。人类最早发现的是小麦粒线虫(1743年)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南方草莓芽线虫危害方式:口针穿刺寄主,通过分泌有毒物质和吸收营养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植物受到为害后,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病害的症状相似植物线虫还能作为其他病原物的自然传播介体.据FAO保守估计,因为线虫为害,粮食和纤维作物损失约为12%;蔬菜、花生、烟草和某些果树,损失超过20%;近年来国内蔬菜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美国著名线虫学家JNSasser认为,全美每年因线虫病害造成的农产品损失为58亿美元,全世界超过1000亿美元;在我国,仅大豆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年损失大约1亿美元;各种蔬菜损失达到30亿美元;水稻因潜根线虫危害,造成7%~15%的产量损失,这类线虫广泛分布在我国水稻产区,但迄今在国内尚未引起注意;许多作物的根腐病或“烂根”,是生产中一个比较突出和复杂的问题,但人们很少去考虑线虫的因素,“作物的烂根,其中30%左右与线虫相关”。植物线虫危害的特点:主动侵袭、隐蔽性。植物线虫对寄主致病性表现为:(1)机械损伤(2)分泌有毒物质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3)与其它病原物对寄主复合侵染B一、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与解剖(一)外部形态一般长管状两侧对称;尾部略尖;体形细小(长1mm以下)部分种类雌雄异形,雄虫线形,雌虫为柠檬形、洋梨形、肾形、球形和长囊形线虫大小的差异很大,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线虫,如蛔虫,长可达20cm,宽0.5cm;植物寄生线虫较小,长约0.3~1mm,有的长达4mm左右,如小麦粒线虫,宽为0.015~0.135mm。(二)线虫虫体结构体壁----角质层…下皮层…肌肉层体腔-----------------体腔液(血液)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内部结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等体壁(角质层、下皮层、肌肉层)A.外表皮层B.内表皮层C.丝状层D.基质层E.边界层F.外纤维层G.中纤维层H.内纤维层I.基底膜D排泄孔侧区侧带体腔----体腔液背面腹面肌肉侧区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食道生殖腺消化系统口食道肠直肠肛门体部峡部食道腺线虫食道类型是分类的重要依据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阴道阴门后阴子宫囊雄性生殖系统精巢(睾丸)精囊输精管泄殖腔附属交配器官神经系统----由数百个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环是最显著的的结构。侧神经、亚腹神经、亚背神经、侧器神经排泄系统----垫刃目线虫,1条纵行管道,连接下皮层1个单细胞C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一)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卵幼虫发育为成虫两性交配后产卵,完成一个发育循环,即线虫的生活史。线虫的幼虫—般有4个龄期。经过最后一次的蜕化形成成虫,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雄虫交配后随后即死亡。垫刃目线虫的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所以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虫已是二龄幼虫(开始侵染寄主,也称侵染性幼虫)。有些线虫的雌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繁殖(孤雌生殖)。环境条件适宜时,线虫完成一个世代一般只需要3-4星期的时间,故线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可发生多代,发生的代数因线虫种类、环境条件和危害方式而不同,不同线虫种类的生活史长短差异很大。小麦粒线虫则1年仅发生1代。(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水----线虫是一类水生动物,植物病原线虫仍然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卵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温度----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不同、但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40-℃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在实验室,常用60-65℃℃,3-5分钟杀死线虫。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