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房屋建筑学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平面中各个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是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单元。使用房间的分类(功能):生活用房间——安静、少干扰工作、学习用房间——安静、少干扰公共活动房间——人流集中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是确定建筑物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教室及卧室中使用面积分析示意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教室、卧室、营业厅中家具近旁必要尺寸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民用建筑常用家具尺寸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民用建筑常用家具尺寸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包括: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50座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一专用学校六角形的教室平面组合沿外墙长向布置矩形教室的平面组合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组合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各种不同形状的音乐教室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辅助用房的平面布置其平面面积和形状设计方法与起主要功能作用的房间类似,可以按照辅助用房中设备所需空间和人活动所需空间的大小、人的活动方式以及其它相应的综合要求来确定其平面的面积和形状。注:许多辅助用房因为安放设备的关系以及许多使用上的特殊要求,会给其平面设计带来许多不同一般的要求。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部分建筑类型厕所设备个数参考指标建筑类别男小便器(人/个)男大便器(人/个)女大便器(人/个)洗手盆或龙头(人/个)男女比例备注幼托5-105-102-51:1中小学4040251001:1小学数量应稍多宿舍20201515男女比例按实际使用情况门诊所50100501501:1总人数按全日门诊人数计算火车站8080501502:1男旅客按旅客人数2/3计算剧院3575501403:1注:一个小便器折合0.6m小便槽。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厕所、浴室、盥洗室基本尺度和布置方式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2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组成:①水平交通联系——走廊、过道②垂直交通联系——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梯③交通枢纽——门厅、过厅交通联系部分的面积,在一些常见的建筑类型中,约占建筑面积的1/4左右。▲设计要求:①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②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③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④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1.2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2.1过道(走廊)过道(走廊)是连接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等各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走道的功能:通行、联系、疏散过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通畅和建筑防火要求,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约为550-600mm。住宅中过道:1100-1200mm中小学教室:1800mm(外廊式)2400mm(内廊式)1.2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1.2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人流通行和过道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