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信通学院李北明MCS—51共有四个8位的双向并行I/O口,分别记作P0、P1、P2和P3。实际上它们已被归入专用寄存器之列。口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集数据输入缓冲、数据输出驱动及锁存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I/O电路。对于口有时也称为端口。并行输入并行输入//输出口电路输出口电路PP00口口::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和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一个多路转接电路MUX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MUX可以分别接通锁存器输出或地址/数据线。当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时,内部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封锁与门将输出驱动电路的上拉场效应管(FET)截止,同时使MUX接通锁存器~Q端的输出通路。PP11口口::作通用I/O口使用,所以在电路结构上与P0口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它不再需要多路转接电路MUX,其次是电路的内部有上拉电阻。与场效应管共同组成输出驱动电路。作为输出口使用时,已能向外提供推拉电流负载,无需再外接上拉电阻。PP22口:口:P2口电路中比P1口多了一个多路转换电路MUX,这又正好与P0口一样。P2口也可以作为通用I/O口使用。这时多路转接开关倒向锁存器的Q端。但通常应用情况下,P2口是作为高位地址线使用,此时多路转接开关应倒向相反方向。PP33口:口:P3口的特点在于为适应引脚信号第二功能的需要。对于第二功能为输出的信号引脚,当作为I/O使用时,第二功能信号引线应保持高电平,与非门开通,以维持从锁存器到输出端数据输出通路的畅通。当输出第二功能信号时,该位的锁存器应置“1”,使与非门对第二功能信号的输出是畅通的,从而实现第二功能信号的输出。端口小结:端口小结:(1)系统总线:地址总线(16位):P0(地址低8位)、P2口(地址高8位)数据总线(8位):P0口(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借助ALE);控制总线(6根):P3口的第二功能和9、29、30、31脚;(2)供用户使用的端口:P1口、部分未作第二功能的P3口;(3)P0口作地址/数据时,是真正的双向口,三态,负载能力为8个LSTTL电路;P1~P3是准双向口,负载能力为4个LSTTL电路。(4)P0~P3在用作输入之前必须先写“1”,即:(P0)=FFH~(P3)=FFH。MCS—51系列单片机引脚及总线结构(a)管脚图;(b)引脚功能分类P0为三态双向口,它可作为输入输出端口使用,也可作为系统扩展时的低8位地址/8位数据总线使用。P1口为准双向口,每一位都可以分别定义为输入或输出使用。P2口也是一个准双向口,它有两种使用功能:作为普通I/O端口或作为系统扩展时的高8位地址总线。P3口为多功能口,除了用作通用I/O口之外,它的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第二功能。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说明三、实验仪器四、实验内容六、实验报告要求第二次实验第二次实验单片机单片机P1P1口输入输出实验口输入输出实验五、思考题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3、熟练在汇编软件环境下编写、修改、调试、和运行硬件程序4、熟悉汇编语言二、实验说明二、实验说明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2、P1.0,P1.1作输入口接两个拨动开关,P1.2,P1.3作输出口,接两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编程时应注意P1.0,P1.1作为输入口时应先置1,才能正确读入值。三、实验仪器和条件三、实验仪器和条件•计算机•伟福软件(lab2000P)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1、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2、8051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计算和估算延时子程序的时间。关于延时子程序的时间计算,查指令表可知MOV和DJNZ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在6MHz晶振时,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6MHZ,所以上面延时子程序该的执行时间为:(256×255+2)×2×12÷6≈261ms采用采用P1P1口作输出口作输出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使用时具有锁存功能。实验所需要LED电平显示电路如图所示。采用采用P1P1口作输入和输出口作输入和输出由P1口的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若不先对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