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要点:学习要点: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绿体结构、功能及叶绿体色素、叶绿体结构、功能及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其光学特性。的种类及其光学特性。第一节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指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它是一个生物氧化还原的过程。CO22HO(CHO)2O2++**光能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反应场所动力CO2和H2A(H2O或H2S)CH2O、2A和H2O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光能要点H2A2A+H2O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该过程有以下几个反应特点:CO2被还原成糖;H2O被氧化成分子态的氧;在反应过程中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变。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1.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2.蓄积太阳能光合释放氧形成臭氧/O3层,它滤去紫外光使生物免受伤害.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繁衍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光合作用制造了生物所需的几乎所有的有机物,是规模巨大的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化工厂”。光合作用积蓄了生物所需的几乎所有的能量,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3.环境保护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基本稳定;第二节叶绿体和叶绿体色素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色素在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维(一)叶绿体的基本结构CE.被膜;GL.基粒片层;SL.基质片层;S.基质;P.基粒叶绿体模式图三部分:被膜、基质和类囊体基质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被膜、基质和类囊体三部分组成1.叶绿体被膜2.基质及内含物3.类囊体叶绿体被膜(chloroplastenvelope)由两层单位膜组成,被膜上无叶绿素,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光合作用的微环境。外膜(outermembrane)非选择性膜,分子量小于10000的物质如蔗糖、核酸、无机盐等能自由通过。内膜(innermembrane)选择透性膜,CO2、O2、H2O可自由通过;Pi、磷酸丙糖、双羧酸、甘氨酸等需经膜上的运转器才能通过;蔗糖、C5`C7糖的二磷酸酯、NADP+、PPi等物质则不能通过。叶绿体被膜以内的基础物质称为基质,以水为主体,内含多种离子、低分子的有机物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基质是碳同化的场所。含有还原CO2与合成淀粉的全部酶系,其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ibulosebisphophate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占基质总蛋白的一半以上。还含有淀粉粒(starchgrain)和嗜锇滴(又称脂质球或亲锇颗粒,是脂类的贮藏库)。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被膜、基质和类囊体三部分组成1.叶绿体被膜2.基质及内含物3.类囊体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被膜、基质和类囊体三部分组成1.叶绿体被膜2.基质及内含物3.类囊体由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根据类囊体堆叠的情况,将类囊体分为二类:基质类囊体(stromathylakoid),又称为基质片层(stromalamella),伸展在基质中彼此不重叠;基粒类囊体(granathylakoid),或称基粒片层(granalamella),可自身或与基质类囊体重叠,组成基粒。示意基质类囊体与基粒类囊体基粒类囊体基质基质囊腔基粒基质类囊体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被膜、基质和类囊体三部分组成1.叶绿体被膜2.基质及内含物3.类囊体高等植物的类囊体垛叠成基粒,其意义有二:膜的垛叠意味着捕获光能机构的高度密集,更有效地收集光能,加速光反应;膜系统是酶的排列支架,膜垛叠就犹如形成一条长的代谢传递带,使代谢顺利进行。(二)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类囊体膜上含有由多种亚基、多种成分组成的蛋白复合体,主要有四类,即光系统Ⅰ(PSI)、光系统Ⅱ(PSⅡ)、Cytb6/f复合体和ATP酶复合体(ATPase),它们参与了光能吸收、传递与转化、电子传递、H+输送以及ATP合成等反应。由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称类囊体膜为光合膜(photosyntheticmembrane)。类囊体膜超分子蛋白质复合物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PSⅡ主要存在于基粒片层的堆叠区,PSⅠ与ATPase存在于基质片层与基粒片层的非堆叠区,Cytb6/f复合体分布较均匀。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三大类叶绿素(a:b=3:1)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黄素=1:2)藻胆素31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