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蒲公英的种子》原文、教案及练习题1.小学二年级语文《蒲公英的种子》原文蒲公英妈妈的孩子长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蒲公英妈妈叫她的孩子“小伞兵”。风儿轻轻吹着,小伞兵在妈妈的怀抱里轻轻摇晃着,一阵大风吹来,把小伞兵吹上了天,小伞兵吓坏了,大叫“妈妈,救救我!”妈妈说:“孩子,你长大了,去找自己的家吧。”小伞兵飞呀飞,他看到一粒松子告辞了大松树,松子掉到地上,钻进了泥土。小伞兵飞呀飞,他看到一颗颗黄豆从豆荚蹦出来。黄豆掉到地上,也钻进了泥土。小伞兵飞呀飞,他看到一块空地,就落了下去,他躺在土地上,感到非常舒适,他说:“我喜爱这里,我要在这里安家。”风儿吹起松软的泥土,轻轻地盖在小伞兵的身上。下了一场小雨,小伞兵发了芽,钻出了泥土,长成一棵小小的蒲公英。2.小学二年级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全诗只有三句,句句押韵。并以蒲公英的种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孩子应该比较喜爱读。尾句写到蒲公英的种子“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蒲公英的种子会在哪儿安家落户呢?这很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思考。教学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奥妙。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3、学会2个生字。(还有2个留到第二课时)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教学过程:一、走进自然,揭示课题1、课件演示各种植物的种子:椰子、榆树、枫树、苍耳、喷瓜、凤仙花、紫藤的夹果等。(老师边*作边介绍,学生指指点点。)学习“种子”一词(1分钟)2、画面定格:出现蒲公英,同时播放第一句诗的录音:“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学习“蒲公英”一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揭题,读题。二、背诗句,悟诗情1、学生反复练说第一句诗,直到会背诵。学习“毛茸茸”一词。看、摸、猜、说:毛茸茸的()()毛茸茸的再一齐说第一句诗。2、背第二句诗:播放录音:第二句诗“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学生说诗句。学生吹。理解“微风”一词一齐背诵一二两句。3、背诵第三句诗播放录像“飞呀”学生在座位上飞,说。指学生飞,说。问:漂亮的小蒲公英,你飞到哪儿了?学生说:“飞呀飞呀,我飞到(),()就是我的家。4、背诵整首诗三、读读诗,认认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翻开书,读一读自己读,标上行号。同桌互查,给同桌打个小五星。看大屏幕读,听行号读。2、认一认词听编号认词开小飞机认词。四、写一写公、种(让学生展示)事先要会用实物投影。五、拓展录像《植物的种子》六、延伸作业给别的种子也写一首漂亮的诗。3.小学二年级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会认14个字。自主积累词汇。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1、识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幻灯片,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五、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引发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2)全班沟通,相互解疑。(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重点注意蒲、荚这两个字的读音。(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3、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感受到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在学生沟通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第二自然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伞兵兴奋的心情。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4、扩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板书设计3、蒲公英的种子吹上了天、害怕小伞兵、飞呀飞、放松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