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层与地质构造第一节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的概念一、地壳运动的概念→指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水平运动1、基本运动形式垂直运动对流说2、运动成因理论地球自转说板块构造说二、地质作用的概念→指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构造运动又叫地壳运动风化作用2、外动力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第二节岩层及岩层产状倾斜岩层倾斜岩层褶皱断层均衡说1、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指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层变形变位后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褶皱断裂水平岩层:0一、岩层倾斜岩层陡倾岩层:30~60直立岩层:90正常岩层(顶面朝上)倒转岩层(顶面朝下)走向二、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走向:岩层的延伸方向(OA或OB)倾角:岩层的倾斜程度(α)真倾角(α):岩层在野外的倾角。AOB倾向D’α视倾角(β):岩层在剖面上的倾角。α倾D2、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1)测量:用地质罗盘仪测量。N走向角相限角法(2)记录WN135º45º走向SE倾向走向∠30º倾角sE倾向30º倾向135º倾向∠30º倾角(3)图示:正常岩层:30º;倒转岩层:30º第三节一、为什么要学习地层及地质年代:确定构造形态:如:地层概念432单斜1岩层321背斜1232向1斜212断1层652断1层选择和评价建筑场地:阅读地质图: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层,称为该时代的地层。二、绝对年代法:缓倾岩层:陡立岩层:601、产状要素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OD')tgtgsin(θ为剖面线与岩层走向线所夹锐角)方位角法N45ºE30º23用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确定岩石形成时间。(即蜕变时间)蜕变:放射性元素自形成之日起,就稳定地放射出(粒子)、(电子)、(电磁幅射量子)射线,并形成稳定的新元素。如:U238后成蜕变时间可用下式确定:t1DP式中:——蜕变常数P——放射性同位素重量D——蜕变后新元素重量最后:用各岩石形成时间,排出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即新老关系)(最老岩石:南美洲圭亚挪地盾角闪岩(41.3亿年),最老化石:蓝绿藻(35亿年))。三、相对年代法: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化石特征、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的先后顺序。1、地层层序法:(1)正常层序法:对于正常沉积的岩层,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岩层倒转时关系相反。(2)标准剖面法:将某地区的地层按新老关系排列的剖面,叫该地区的标准剖面。用标准剖面对比某工点的地层,从而确定该工点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3)层面构造法:用层面构造指示岩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新岩层方向:泥裂的开口方向、波峰方向。老岩层方向:泥裂的尖端方向、波谷方向。2、古生物法:新地层:化石结构复杂。根据生物化石,确定所在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老地层:化石结构简单。缓慢量变:环境稳定、生物繁衍。生物进化:标准化石:在各个环境稳定时期,分布广、生存时间短的化石。3、地层接触关系法:(1)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54321新老蜕变形Pb206ln1由量变到质变(递进性):急剧质变:环境改变、生物质变。由高级到低级(不可逆性):①整合接触:各地层时代连续,产状平行。(反映地壳稳定下沉)②平行不整合接触:各套地层时代不连续,但产状平行。(又叫假整合)先下降沉积反应地壳:再上升分化剥蚀(有缺失)6521新底砾岩③角度不整合接触:各套地层时代不连续,产状不平行。老先下降乘积反应地壳:(有缺失,并且产状改变)413872新底砾岩老(2)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①侵入接触:先沉积、后侵入。老变质晕新②沉积接触:先侵入、后沉积。新底砾岩③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穿插关系:新岩体穿插老岩体。老后下降沉积再挤压弯曲,并上升风化剥蚀后下降沉积四、地质年代表1、地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