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水文:自然界中水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狭义: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3、水文与水资源学的根本特征:⑴时程变化的必定性和偶然性(2)地区变化的相似性和特别性(3 冰资源的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4 利用的多样性4、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的关系:1〕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根底:在水资源学开展的过程中,水文学的内容一直贯穿在水资源学的始终,是水资源学的根底.2〕水资源学是水文学的开展和深化5、水文讨论的根本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水资源模拟与模型化、水资源系统分析、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水环境讨论〕6、我国水资源特征:1)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①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②地下水天然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2〕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3)水资源与人、耕地分布不相匹配第二章水循环及其要素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一般包括蒸发散、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阶段。2、水分循环的类型:大循环〔外循环〕和小循环〔内循环〕3、水循环的周期:T=W/ Aw (T 为周期,年、月、日;W 为谁锑的储量;Ao 为单位时间参加水循环的量)4、影响水循环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2〕下垫面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地理位置;〔3〕人为因素。5、水量平衡原理:在水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地区(或任意水体)在给定的时段内,输入的水量和输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蓄水量的变化量。6、河流的要素:常常或间歇性的水流及容纳水流的河槽〔河床〕7、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一基面以上的高程.。8、流速: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9、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经*一过水断面的水量。10、水系的形状:扇形水系、羽状水系、平行水系、混合状水系。11、河长:从河到**沿溪线量得的距离。12、溪线或中平泓线:在河槽中各断面的最低点的连线。13、河网密度〔D〕:单位面积内干、支流的总长度。河网密度=干支流总长度/流域面积14、河流的弯曲系数:河流的实际长度与**到河的直线长度之比。15、河流断面:〔1〕河流横断面: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断面(2〕河流纵断面:指沿河流中线或溪线垂直剖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