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地理一轮复习研讨会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莱州市第一中学姜青香指导思想:一轮复习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山东省地理考试说明》为准绳,以山东省文综地理高考试题为总目标导向,以教科书为基础,以高效课堂为手段,合理使用复习资料,“稳战稳打,扎实推进,全面落实,不留死角”。教学严谨、和谐、规范、高效。保证学生懂、会、准。1.全面性:一轮复习是基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知识系统处理,知识点全面不留死角。一轮复习是避免高考打入“空档”的第一道防线。教学中必须把最基础的讲明白,理清楚;把最边缘的复习到,做扎实;全面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基础性:一是知识能力的基础性。教学的基点定位在最基础的知识、原理、技能和方法上,使知识扎实、技能娴熟、方法得当。二是一轮复习是后续各轮复习的基础,只有打好一轮复习的基础,才有利于二、三轮应考能力的提高。一轮复习的四大特点3.系统性:克服新授课的局限性,注意知识间的前挂后联,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作好准备。4.全体性:教学的基点定位于全体学生。因为第一轮复习的周期长,基础性强,而且系统全面,它是学生补弱的关键时期。教学定位应尽可能放在使全体学生都要有所得,有所提高上,要防止过早分化而影响高考整体质量的提高。•具体措施:一、研读考纲,分析考题,明确方向二、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三、重视地图,多看、多用四、重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和应用五、精选习题,高效训练六、有针对性的精讲、少讲七、合理利用多媒体,有效联系高考题八、养成仔细审题、规范作答的好习惯九、加强巩固落实,颗粒归仓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不仅基于现有的教材,更是基于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已经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考查的内容更广泛、实际、深入。例如:2012年山东26、(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一、研读考纲,分析考题,明确方向该题没直接考水文特征而是理解各特征的形成原因。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全面到位。同时还要能充分挖掘图中信息。2013山东高考】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植被减少,居民点的建设(城市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涉及到学生的审图能力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针对高考题的特点,在复习中我们首先抓住课标,看课程标准是如何要求的,有哪些基本知识要求、基本能力要求等等,将课标的要求耳熟能详并转化为具体的题目和知识。试题考查方向在变,我们复习策略就从“单纯复习知识”转向“知识加规律加方法”的轨道上来,重视知识点的理解,特点、成因的剖析和规律的总结。不走过去“死背书、多做题、拼时间、效率低”的老路(例如)2011年山东】读图回答问题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候有何特点,并指出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都)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启发:很多问题是有规律的,可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加以总结。例:气温的对比可从均温、最高、最低温及年较差等方面比较。降水可从总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方面比较。一是基础知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双基”在命题中起了重要作用.如:“冲积扇的形成”属于基础内容,但很多考生却未能得全分;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更要扎扎实实不能求快,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概念、原理区分透彻。不管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立意、设问角度多么新颖、多么深,其答案的知识落脚点都必然落在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内。二、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二是基本能力:对教材中的图表设置问题,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对教材的文字材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从地理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联系各种社会和自然热点设置情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也都是教材和课标的基本要求。(例如讲水循环时结合今夏的莱州的内涝)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