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VIP免费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_第1页
1/54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_第2页
2/54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_第3页
3/5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1为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务处于20xx年9月27日至9月29日对9月份全校老师的上课、教案、作业批改,班务管理以及实验、电教等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通报如下:一、教案方面:1、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案教学内容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如期进行,环节完整,设计合理,书写法律规范,图文并茂,教案反映出上课思路清楚,重、难点选择恰当、讲练结合。2、大多数教案书写工整、法律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条理清楚;详案率高,语文数学部分老师已经写完一本教案。尤其是一些老老师的教案书写认真,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3、教材基点把握准确,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能显示教研教改新思路,注意学法渗透,具有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4、教案具有有用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对难点、重点的反复推敲。5、多数老师能按要求做到每节课对学生进行考勤。6、多数老师能够做到课后反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7、教案写得好的有:徐秀丽、聂晓燕、殷书相、宋红英、王金荣、南长进、朋金凤、汪芳、张晓琴、包卉、王强、熊风莲、冀雪芳、孟超、朱建民、刘凤菊、高芳、代平敏、马兴琴、汪正朝、姚玉华、杜金成、聂芙蓉、卢青灵、姚玉海、吴兴春、陈建华、李莉、李晓庆、陈益民等。尤其值得提倡的是,部分老师在情景引入环节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引课内容,势必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些老师非常注重课程整合,在进行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注意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视角,融会贯穿;某些老师注重课堂回顾,教案中教学反思的痕迹非常明显,不仅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合适,还反思学生课堂的反应和学习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要求:1、部分教案停留在知识点的排列上,备教法、学法的少,没有板书设计、也没有作业设计,作业布置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少数教案项目不全,缺乏“三维目标”。2、普遍缺乏媒体和教具的使用,仍旧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老的教学模式上。3、课堂考勤关注学生上课情况不够。4、少数教案不注重教学反思或把教学反思写成教学重点、难点的排列。教学反思不要求每节课都写,但至少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个月有几次比较深刻的反思,为学期末写教学反思积累一定的资料。一个老师的教学成绩好坏不是取决于教案书写的好坏但是,教案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一种体现,是教学的一种构思和设想,也是对我们教学内容的一种约束,没有课前的构思设计和认真备课,就失去了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写教案是作为一名老师的最基本要求,教案内容要反映出一个老师的思想,体现出一个老师的智慧和教学风格,是作为一个老师精神财宝的积累。希望我们认真对待教案书写。本学期,学校在落实教学常规方面将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学至今,我们已经几十次不打招呼进课堂听课,总体情况良好,尤其是9月26—28日,教研室的两位同志到我们学校听了8节课,他们的评价也很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1、发现有人听课临时更改内容,条理出现混乱。其实,你没有必要更改提前准备好的内容,课堂教学原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包括作业讲评试卷讲评都是应该上的课,应该坚持课前准备的讲授内容临时更改的内容不完整,有东拼西凑的现象,结果不了了之。2、不关注学生的学,只管自己讲,课堂组织教学环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缺失严重。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老师一个人讲得口干舌燥,没有人听还有什么意思?3、有些教法陈旧,方法死板,照本宣科,不与实际生活联系,教学语言生硬,一支粉笔一张嘴,不使用任何媒体辅助教学,没有创新性,讲课就像唱催眠曲,具有催眠作用。4、作业、练习东拼西凑,缺乏针对性,一节课要翻几种资料找练习题,有的干脆依赖资料成套布置,缺乏精选精炼。5、只关注少数学生,要么是学习最好的,要么是学习最差的。讲解内容只有学习最好的学生能够听懂,中等学生似是而非得过且过,学习差的一窍不通作业不会就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