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青年老师听课的老师心得体会青年老师听课的老师心得体会1“课”,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成单位,老师专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同“课”紧密相连。听课是老师最简便的学习方法之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听课是老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仔细听课才能进行客观的评课。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听课评课作为一种发现、思考和提炼的教学讨论活动,直接对我们教学的关注焦点作出反应,从而更能有效地促进听课者和上课者教学能力的提高常常听课,有利于老师之间进行业务沟通、切磋、互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听不同科目的课,可以跨学科沟通,促进优势互补,文理交融。有利于青年老师学习优秀老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听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听听老师授课时的起、合、转、承、导是否流畅、自然贴切。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是否灵活。外显在学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言语表达上是否清新、富有创意等。例如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指导学法的?是怎样巩固新知识的?是怎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客观分析,才能达到心中有数。而要做到这些,听者在听课之前必须有所准备首先,要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课前了解听课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听课重点。其次,要了解上课老师的教学特点和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听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看看教学流程的设计、推动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明晰。老师的角色是否自觉转变。“教”是否自觉主动地向“学”转移。老师是否“心中有学生”。老师是否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高涨。学生的参加面思维度是否“看得见,摸得着”。老师是否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点,把生成点演绎成课堂“亮点”。老师是否在走“教案剧”等。具体的就是看上课老师的板书、教态,看上课老师使用的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看学生的表情、板演、练习,看上课老师教学时间的分配,看课堂上是否全过程都让学生参加,还要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如何“打交道”的,等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因此我们在听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意识背景中长时间积累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有缺陷的运用理论,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并思考改进方法,提升自己的素养。三、记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记听课的日期、节数、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材处理情况,了解课堂上是否做到面对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是否兼顾“两头”(优秀生和基础差的学生),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记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记录要有重点,详略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四、思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执教老师是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展开教学?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是否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培育?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听者听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可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我该怎样上”、“假如学生向我这样质疑怎么办”、“为什么她的学生听课兴趣这么浓”等等。因此,课后对行为实践作出总结、归类聚焦,分析推断教育教学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或因果关系,老师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某一环节的教学若由你来执教,是否有更好、更妙的处理方案。听课老师应学会去粗存精,摘要而录,有了感受、触动,立即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批注,待课后抽空再制成听课卡片,便于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