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市油田十二中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这说明改革开放()A.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是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C.可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D.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2.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2023年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我省有舞钢市、清丰县、兰考县、光山县、长垣市5县市入选。国家重视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有利于()①形成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经济高速发展④消灭社会主要矛盾,全面推进改革开放A.©@B.①③C.③④D.②④3.对于我国的“新四大发明”,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①冉冉: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斐然②小智:人工智能必将超越人类③小超: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④美美:创新让我们生活更美好A.②@B.③④C.①④D.①②4.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介绍,“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极大提升了我国保障极地科考的能力,有效推动了我国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告诉我们()A.我国已是世界创新强国B.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C.必须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D.只有“原创”才能实现科技强国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教育改革、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下列四项正确反映四者因果关系的是()①自主创新能力增强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③创新型人才得以培养④全面推进教育改革A.①一►②T③―④B.④T③一*@-①C.④一③一①一②D.④—②T③T①6.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理解民主的?初中三年级(2)班的同学们做了一个小调查。下列是同学们对于民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民主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B.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追求上致力于“全民民主”C.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所有公民的一切权益7.认真阅读下图。你对下图正确的理解是()①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②多种选举形式有利于保障选举的公开公平公正③民主选举表明我国公民都能参与国家大事决定④民主选举才能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A.②®B.①④C.②③D.①②8.阅读表格,你认为解读对应正确的是(①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一一北宋王安石《周公》重视科学'7:法②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一《韩非子•有度》坚持全民守法③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一一英国哲学家培根坚持公正司法④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一一法国思想家卢梭坚持执法必严9.疫情防控期间,绝大多数人都能增强规则意识并自觉遵守,但也有少部分人因隐瞒疫区旅行史、不主动接受隔离而导致身边人确诊。有人认为单纯依靠法律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道德,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这一观点看到了()10.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百年来,殷墟考古发掘几未中断,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等的惊世发现,让商代历史成为信史,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让我们能不断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这说明()1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属于将爱国情化为爱国行的是()①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秀祥老师扎根大山,无私奉献山区教育②河南退休职工马怀智扎根深山20载,造林千亩献国家③聪聪认为上网课听懂了学了就会,无需上交作业④河南新时代好少年李柄烽三年如一日背同学上下学A.®®B.②④C.①③D.③④A.道德和法律能相互替代B.法治承载道德理念C.法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