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进千家万户,品百味人生引子·前言曾几何时,老师家访是家校之间互相沟通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开展和生活节拍的加快,家访慢慢淡出广大老师的工作范畴,取而代之的是联络。联络方式所以能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家校沟通,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对话时间有限,二是只能通过声音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无法靠眼神传递真诚、肢体表达情感,交流效果也会打折。而传统的家访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近段时间,全市开展的“百名老师进千户家访”活动使广大老师重新捡起了传统家校联络方式,也重温了上门家访的个中滋味。回忆本人一个多月来的家访历程,在和五花八门家庭打交道中,我看到了世间百态,也真切感遭到了百味人生。我愿采撷几份与大家分享。一千呼万唤始出来小Y是一个比拟文静、内向、胆怯的男孩,老师的要求他大都能完成,但在学习上总是缺乏主动,只是把学习当做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更匪夷所思的是读到五年级了他还不会刷卡消费。生活费是奶奶开学时就一次性刷完的。事实上小Y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尤其是数学成绩特别不错。过去我们对他家也有一些理解,他的这些弱点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特别大的关系。这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家立业的儿子、女儿都住在一起,做事干练的奶奶是一家之长。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她说了算,也包括儿女的婚后生活。她曾经由于儿媳(小Y的母亲)好打麻将而力主儿子与其离婚。所以,关于小Y的成长她自然是颇费心思,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导致一个男小孩没有独立个性、胆怯懦弱。我们也屡次跟奶奶交流过,但这对一向强势的老人家来说收效甚微。这次我和田老师决定到小Y家和他父母好好沟通。在小Y同学的带着下,我们来到小Y家院外。我大声喊着小Y的名字,却只见他父亲走了出来。父亲又朝屋内叫了好几声,小Y的同学也高声叫唤,小Y才磨磨蹭蹭地走出屋外,在爸爸身后小声叫了老师。可见老师的到来令他紧张。进他家之后,他所以不是像别的小孩那样热情地招呼客人。而是躲进了里屋。我们没有看到奶奶,原来她走亲戚去了。这是个好时机,正好能够单独和小Y的父亲交流。我们从小Y的优点谈到他的缺乏,告诉爸爸要培养小孩的独立性,尤其是要培养他的男子汉气质,这是父亲的责任和义务。爸爸特别认同我们的观点,他说本人的个性也受“强势”母亲的妨碍,不能再让本人的下一代走他的老路。他表示要尽量摆脱奶奶的“强势”,努力造就小Y的男子气。在我们和小Y父亲交谈的时候,老师的和颜悦色让他慢慢放松,他终于和我们坐在一起接受老师对他的亲切鼓舞,并频频点头。辞别的时候,小Y走在了父亲的前面,跟老师一一道别。家访后的这段时间,我发觉他一天天变了,见到老师目光不再躲闪,叫起老师来面带微笑轻松自如,有时还主动向老师汇报班里的情况。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的。二一片冰心在玉壶走进小L家里,让人顿时被浓浓的幸福所包围。在他们家宽阔的房子里处处充满温馨,客厅、餐厅、过道以及卧房四壁,全是年轻的女主人亲身动手精心布置的装饰,有创意装裱的家庭照组合,有充满童话色彩的拼画,有写意艺术的自制工艺作品……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女主人对家庭的匠心独运,流泻着对家人的深深爱意。一家三口对老师的到来充满兴奋和热情。漂亮的妈妈向我们介绍着她漂亮的家,言语中却是一份淡定与平和,爸爸偶然在旁边作些补充,举止神情充盈着心满意足,那是一个男人幸福的自然流露。小孩更是兴奋不已,其表现与在学校截然不同。不再是那个胆怯拘束的瘦小男孩。他兴奋地向我们展示家里的一切,还主动拿起二胡为我们表演优美的乐曲。看来我们对小孩关注不够,这稀有的造访让小孩莫名地激动和兴奋。那种被格外关注的骄傲与幸福写在他天真稚嫩的脸上。我不禁内疚起来,小孩,对不起,请原谅老师对你的情感无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尽力弥补。在轻松的交谈中,光阴悄悄流逝,不知不觉确实是一个多小时。小孩也不断欢乐地参与我们的交谈。我们对小孩当晚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并鼓舞他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做到轻松自如地与人交流,他会越来越出色的。走出小L的家,已是夜里十一点了。幸亏是周末,否则我们这难得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