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法制金融建设思考加强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宪法观念和法治意识(一)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宪。法至上观念要深刻认识宪法的深厚根基和丰富内涵。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要深刻认识宪法的至上地位和最高权威。宪法在国家法治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要深刻认识宪法的巨大功效和重大现实意义。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能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建设的成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二)强化宣传教育,促进法治思维深入人心。要深入宣传宪法知识和法治理念。深入宣传宪法内容,广泛宣传宪法精神,让真心拥护宪法、真诚信仰宪法、真正用好宪法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要大力营造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进金融法治体系建设,把法治精神融入金融活动各个方面,把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理金融领域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引导金融消费者依照宪法和金融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表达诉求,逐步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严格行政执法,有效规范金融市场和经营行为(一)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分层次抓好依法行政宣传教育,针对领导干部,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把普法工作与党务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针对执法人员,加强日常业务培训,督促执法人员重点掌握行政法律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有效维护基层央行良好执法形象。针对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开展反洗钱、反假币、账户、征信、国库、外汇等业务的宣传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增强守法自觉性,积极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二)严格执法队伍管理。从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第1页共3页入手,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引进法律专业人才,加大现有法治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推行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实现执法证件动态化管理。对通过法律知识考试的执法人员配发执法证并定期进行审验,对调离执法岗位的人员及时收回执法证,对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执法人员,注销执法证并严肃追究责任。(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法律文书电子化办理流程,做好依法行政公示工作,提高行政执法合法合规性。不断完善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整合执法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执法检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防范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四)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渠道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增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金融机构构建金融消费者教育与金融知识普及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和处置金融消费纠纷,妥善处理咨询投诉事项。全面开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对辖内金融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正常运行使用。强化统筹监管,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一)加强金融监管协作。充分发挥基层央行在金融稳定和协调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协调沟通,建立“三位一体”的金融监管联动协作机制,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信息交流和分析研判,磋商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监管协作和金融系统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置预案,确保辖区金融体系稳定。(二)规范金融市场监管。监测分析辖区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上的资金运作和资金的跨市场流动,把握好区域金融市场的动向和资金流向。加强辖区社会资金的流动监测和本外币资金一体化监测,关注民间资金流动和利率波动状况及其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影响。建立上下联动的合规性检查机制,基层央行相关职能部门在辖区牵头建立若干个专项业务检查小组,集中力量,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处罚。第2页共3页(三)完善非现场监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通过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基层央行监管工作效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