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利用好人好事登记簿培育学生好品德在行政值周检查时,有一项班级工作是检查好人好事登记薄。每次去检查,发觉非常多班级都是应付了事,记载的都是**捡到一条红领巾,**捡到一截铅笔头。拾物交公所以是好事,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好事可记了吗?不是没有,是我们缺少发觉好人好事的目光。有的班主任干脆对检查者直言:“不用查,我班没登记!”“有什么可记的,随你扣分呗,我不稀罕!”大概这种检查确实是一种机械的方式而已。他们没有想到这也是培育学生高尚质量的契机。终于有一天,我在例行检查时发觉96班有学生记了一句:**同学英勇地报名参加1500米。这是一双发觉的眼睛呀!报名参加校运会,1500米的径赛是四年级学生畏难的,有人报名填补了班上的空白,所以是好人好事!这种积极参与、勇于拼搏的精神所以值得我们鼓吹!由此我想,我们的班主任没有必要对这项工作不屑,我们完全可用积极的心态去教育学生发觉好人好事,宣传好人好事,况且也不需要花非常多时间,就用鼓励的方法能够到达教育的目的。其一,选择几位擅长观察、做事细心的学生,轮番登记好人好事。如:周一张三、周二李四、周三王五,他们每天只负责记一笔,这个登记本每天就有记录了。小孩们是非常好表现的,他发觉把好人好事记下来是为班级效劳,会非常快乐地去做,而被他记下的好人好事,由于他的发觉,使做好事者对他徒生好感,又融洽了同学关系。其二,老师不定期地查看一下登记薄,能够从中发觉小孩们的鉴赏才能。周会课上画龙点睛,拓宽小孩们对好人好事的理解角度。告诉小孩们,我们周围每天都有非常多好人好事发生,就看我们发觉了没有。比方:**同学协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同学在校内校外都恪守公共秩序;**同学本人的事总是本人做……如此,小孩们对好人好事的理解就不只是停留在拾金(物)不昧了。一段时间以后,小孩们就会养成观察好人好事的适应,也会提示本人多做好事,多让“登记者”记上一笔,由被动地完成任务,变成主动地完善本人,班上好人好事不愁不蔚然。班主任把这项工作由被动检查变为教育的契机,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