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民族音乐》复习资料民族音乐的概念:广义地说: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狭义地说: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根据世界上各民族音乐风格特色的差异,并参照各种文化背景,将世界民族音乐划分为九大区域: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中亚、北非音乐文化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名词解释:1、雅乐(日本):雅乐意为“雅正之乐”,是现存日本古典音乐中最古老的乐种。狭义雅乐是从中、朝传入的器乐合奏曲,日本称为唐乐和高丽乐。广义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音乐。雅乐管弦乐《岳天乐》又称《岳殿乐》,属唐乐小曲。2、日本能乐:能乐包括能与狂言。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是以滑稽为主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演员一般有二~三人“为手”或称“仕手”是主角,扮演神灵;“胁”主要配角,扮演人;“间”狂言中上场;“子方”儿童角色。3、日本民谣:分类:从内容上看可分宗教民谣、世俗民谣;人群分,大人民谣、小孩民谣;音乐风格上看,分为追分型、八木节型、中间型;创作方式有创作民谣,自然民谣。音乐特色:a多用不含半音的五声音阶。b多为分节歌。c多数曲子没有速度变化。d曲子无过分夸张而显清淡、单纯。e伴奏朴素平易。f发声自然多用本嗓。4、朝鲜的雅乐包括哪几个:管弦合奏:以乡笛为中心管弦合奏和以玄琴为中心的弦风流。管乐合奏:以乡笛为中心的音乐和以唐笛为中心的音乐。吹打: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来演奏的音乐。歌乐:歌曲、歌辞、时调。5、“傍梭离”的解释:傍梭里又叫剧歌、杂歌、唱乐、唱剧、唱剧调。是用叫做“傍”的小鼓作为伴奏而长时间歌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傍梭里由唱、科(表演动作)、白三大要素构成。6、朝鲜的其他乐器:大笭、轧筝、奚琴、、伽倻琴、杖鼓7、蒙古“长调”:是蒙古的一种民歌体裁形式,旋律具有悠长舒展的特点,词与曲的结合方式是“字少腔多”、“一字多音”,句中、句尾常用拖腔。其结构由两个乐句构成单乐段,每个乐句又分为分句,每个分句的旋律大都呈一次起伏的波浪形,因此长调的每个乐段大致都有4次起落。其节奏自由,没有固定的节拍和节奏循环。下颚颤音(男声)和喉颤音(女声)是长调的两种特殊演唱技巧。8、蒙古“短调”:是节奏、节拍循环规律明确的蒙古民歌形式。其速度多为中速或稍快,常用四二拍、四四拍。结构以单乐段为常见,每段由2—4个乐句组成,乐句之间形成平衡呼应关系。词曲关系多一字一音,较少拖腔。旋律简洁朴实,易学易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伴奏乐器除了使用马头琴外,还常用扬琴。▲9、东亚的音乐特征:东亚音乐文化区具有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音乐美的审美特征。其音乐形态如下:(1)弹性节拍和弹性节奏:存在着两种节奏型:一是非均分律动的自由节奏。二是均分律动的有规律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在东亚各国,普遍存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如:Sol、la、do、re、mi、sol(中、朝等)。在中国等其它地方,也存在着各种七声音阶,但是,在其旋律进行中,往往按照五声音阶的方式进行,其避免了乐音之间的半音进行,而区别于欧洲强调导音倾向的半音进行。(3)渐变的音乐结构:从单音阶结构看,中国汉族的单音常在音过程中有音高、力度和音色的变化,被称为“带腔的音”。从乐曲结构看,中国戏曲的“散、慢、中、快、散”,日本的“序、破、急”、“起、承、转、结”,都属于讲求承前启后的渐变规律的曲式结构原则(4)单音性的音响表现形式:在东亚地区的音乐中,普遍运用单音性的音响表现形式,即:注重于横向旋律的发挥。10、“甘美兰”的解释、乐器、音阶、艺术特点:32甘美兰印尼语意为“用手操作”、“敲击”,指一套乐器组成的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成为甘美兰。乐器:旋律:波南、沙隆、根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