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2.1继续教育(1)目的以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对职工进行培训,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培养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适应预防医学事业的需要和发展。(2)内容与方法a.地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继续教育管理组织,县级应有专人负责继续教育工作。b.组织、审核本单位申请上报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c.组织参加经有关部门认可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d.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e.根据本单位各类业务人员实际情况,制订各类人员继续教育或培训计划,建立人员培训档案。(3)结果与评价a.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和总结等资料;b.业务人员继续教育或培训档案。20.2.2大学生规范化培训(1)目的对新毕业的大学、专科毕业生,通过规范化培训,使其达到主管医(技、检)师的基本条件。(2)内容与方法a.制定大学、专科毕业生规范化的培训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b.毕业生所在科室负责专业理论、技能的培训及日常考核。c.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组织阶段考核。(3)结果与评价a.规范化培训规划、计划、总结;第1页共20页b.培训对象登记资料包括培训内容、考试成绩、证书;c.规范化培训工作检查和考核记录。20.3指导基层(1)目的通过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工作的培训、指导,提高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2)内容与方法a.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要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计划下发年度专业工作计划,召开专业例会。b.指导和协助处理重大灾害、事故、事件、疫情等。c.指导基层单位建立新技术、新方法,帮助基层解决疑难问题。d.结合重点工作和新的工作项目,培训基层工作人员。e.编发各种信息资料。f.组织综合性的业务工作考核。国家级对省级每5年一次,省级对地级每3年一次,地级对县级、县级对基层预防保健机构每年一次。(3)结果与评价a.检查内容与方法中所列的相关资料;b.对基层单位检查、考核资料;c.基层单位满意度调查的结果。20.4法规文件(1)《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卫生部1991(2)《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人事部1刃5(3)《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家教育委员会等六部委1987第二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标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标准一、管理体系1、组织机构成立相关的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组织,预防(保健)科第2页共20页设专职人员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专用的电话、计算机等设备,具备上网条件。2、规章制度医疗机构有疾控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有控制院内感染、疫情登记和报告等有关制度。二、疫情报告1、有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建立疫情管理档案。2、预防(保健)科设有专职人员,通过《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登记薄。三、传染病诊疗1、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2、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起止时间开设肠道门诊。肠道门诊医生、护士、检验人员要全员培训,持证上岗。预防(保健)科每月至少检查督导一次肠道门诊工作。3、各级医疗机构在疫苗相关病例诊断诊治过程中凡遇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必须慎重诊断,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均作为“急性弛缓性麻痹(原因待查)”诊断,不应作出“类脊灰”和“脊灰(原因待查)”等其他诊断。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1、建立控制医院感染的组织及规章制度,建立全院及相关科室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及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制度等。有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2、消毒质量监测管理(1)开展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诊疗环境卫生监测。(2)开展压力蒸汽灭菌器(包括环氧乙烷、卡式灭菌器)、紫外线辐射强度、使用中消毒液、自制医疗用水、残留血等消毒灭菌质量监测。(3)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索证要资料齐全,一次性医疗用品仓库要符合规定。第3页共20页3、医疗机构污水和医疗废物的处置医疗污水必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