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调查研究一、引言金融作为国之重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D中央确立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三大目标任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是新时代金融企业的责任和使命,需要金融企业广大青年解放思想、努力拼搏、不懈奋斗,早日成为金融企业的合格建设者。本研究通过对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xx市分行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进行调查分析,希望总结归纳出金融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二、调查概况(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策划并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展问卷调查。对第三方平台回传的数据进行梳理汇总有效样本1213份,超过全部调查范围的50%,可认定为有效数据。调查工具采取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问卷试题涵盖单选、多选和开放类题项。采用问卷星数据统计分析、数据交叉分析、IBMSPSS分析。(二)调查数据根据后台统计数据显示,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男女青年员工比例为46∶,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超过83%。(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分别从“岗位满意度、职业生涯规划、压力、有效沟通、工作状态、激励要素、技能提升”等7个维度进行。三、岗位满意度分析在对当前岗位满意度的调查中,超过88%的受访者对当前岗位能够接受;46%的受访者对当前岗位表示很适合并有信心、有能力做好;4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岗位较适合,但并非自己理想的岗位;11.63%的受访者希望更换岗位。其中,研究生学历样本中,认为当前工作较适合但并非自己理想岗位的员工居多。通过将岗位满意度与入职时间对照发现,新近入职的受访者满意度指标较不理想;入职4~6年的受访者中,有近半数认为更适合其他岗位;工作7年及以上的受访者满意度较高。由此可见,随着个人职业成长,员工的岗位合适度在逐步提升。具体到员工所从事的岗位内容,柜面操作作为基础性工作,员工的岗位满意度较低,很多柜面员工希望体验更多岗位。客户营销、中后台及管理岗位的满意度较理想,但客户营销岗位的员工也存在着转换岗位的心理,反映出青年员工对自身职业有更深层次的需求。认为当前岗位较适合但并非理想岗位的员工,普遍从未主动或从未有机会与领导沟通,这可能是造成岗位满意度较低的原因之一。四、职业生涯规划分析有半数的受访者有模糊的规划、并不十分明确,四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中,已婚且有子女的员工目标更为明确;未婚员工的目标相对不太明确。说明成家立业和稳定的家庭能够给青年员工带来更多的工作动力。同时,目标是否明确与入职时间的相关性也较强。入职时间短的员工对职业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入职时间较长的员工大多找到了职业发展目标。在调查为何选择该行工作时发现,其世界500强的企业声誉和平台具有较大吸引力。受访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有动力、有信心有理想。而在家庭建议下选择入职的员工,普遍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五、压力分析调查显示,青年员工工作压力主要源于工作强度高、分配任务重。工作强度的压力不分性别、家庭,但与所从事的岗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柜面操作岗位及客户营销岗位的员工认为压力主要源于工作强度过大,而中后台人员认为学习与更新知识的压力更大。而生活中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提高生活水平与经济收入不高的矛盾。面对生活压力47%的受访者倾向于向同事和朋友倾吐,与家人分享和独自消化的比例都在20%左右。根据性别分析,男员工独自消化比例相对较多,而女员工则更多选择与家人倾诉。六、有效性沟通分析调查显示,是否与领导保持经常性的有效沟通,是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面谈是日常与领导沟通的主要方式。入职1~3年的员工,选择用短信、微信方式与领导交流的占比较高;入职以来没有机会与领导沟通的现象在各类受访群体中均一定程度存在,而7年及以上从未与领导沟通的人员尤其值得关注。通过与员工精神状态结合分析,工作的状态越饱满,与领导缺乏沟通的情况越少见。值得关注的是,青年员工的成长与沟通息息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领导沟通的有效性也趋强。七、工作状态分析面对当前的工作,有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