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百科名片一次函数的实例一次函数(linearfunction),也作线性函数,在x,y坐标轴中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目录[隐藏]数学术语基本定义1.表达式1.常用公式相关应用1.数学术语基本定义1.表达式1.常用公式相关应用1.[编辑本段]数学术语【读音】yīcìhánshù【解释】函数的基本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每一个确定的值,在y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也可以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表示为y=kx+b(k≠0,k、b均为常数),当b=0时称y为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中的特殊情况。可表示为y=kx[编辑本段]基本定义变量:变化的量常量:不变的量自变量k和X的一次函数y有如下关系:y=kx+b(k为任意不为零常数,b为任意常数)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如果有2个及以上个值与x对应时,就不是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k为常量,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的,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即:y=kx(k为常量,但K≠0)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定义域: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函数有意义;要与实际相符合。相关性质函数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k不等于0,且k,b为常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坐标为(0,b).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角Θ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Θ≠90°)形、取、象、交、减。4.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5.当两直线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直线重合当两直线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直线平行当两直线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直线相交当两直线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直线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图像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y=kx时(即b等于0,y与x成正比例):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y=kx+b时: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三、四象限。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第一、三象限,不会通过第二、四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第二、四象限,不会通过第一、三象限。4、特殊位置关系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平行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即一次项系数)相等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互为负倒数(即两个K值的乘积为-1)[编辑本段]表达式解析式类型①一般式ax+by+c=0②斜截式y=kx+b(k为直线斜率,b为直线纵截距;其中正比例函数b=0)③点斜式y-y1=k(x-x1)(k为直线斜率,(x1,y1)为该直线所过的一个点)④两点式(y-y1)/(y2-y1)=(x-x1)/(x2-x1)(已知直线上(x1,y1)与(x2,y2)两点)⑤截距式x/a+y/b=1(a、b分别为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解析式表达局限性①所需条件较多(3个点,因为使用待定系数法需要列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②、③不能表达没有斜率的直线(即垂直于x轴的直线;注意“没有斜率的直线平行于y轴”表述不准,因为x=0与y轴重合)④参数较多,计算过于烦琐;⑤不能表达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原点的直线。倾斜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