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新课标(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示范卷·化学卷(十一)第十一单元:有机化合物(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如图所示);H被称作红细胞凝聚素,N被称作神经氨甘酸酶,它们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在H和N共同含有的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2.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与悉尼奥运火炬所用主要燃料(丁烷)不同,“祥云”火炬所用燃料为丙烷。丙烷和丁烷的沸点如下表:丙烷丁烷沸点/℃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烷燃烧生成的产物无害,是环保型燃料B.丙烷的沸点比丁烷低,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比丁烷弱3.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碳碳双键结构,故苯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4.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从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A.双糖B.多糖C.氨基酸D.脂肪5.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链烃是()A.甲烷B.乙烯C.乙烷D.苯6.分子式为C3H7NO2的有机物,经实验分析,发现有如图所示的原子连接顺序,则此有机物属于()A.单糖B.酯C.氨基酸D.蛋白质7.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最好的方法是()A.点燃B.通入氢气C.通入KMnO4溶液中D.通入足量的溴水中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与溴反应制溴苯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C.乙烷与溴蒸气混合后光照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环己烷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乙烯、苯都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甲烷、乙醇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10.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D.CH3CH2Br11.将苯分子中的一个C换成一个N,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则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8B.79C.80D.8112.某有机化合物X,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则有机物X是()3CHO2H43CH23COOH1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BirdNest)。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巢式硼烷除B10H14不与水反应外,其余均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H1N1病毒硼酸(H3BO3)。下列对巢式硼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Hn+48H10D.在反应:2B5H9+12O2=====5B2O3+9H2O中,1molB5H9完全燃烧转移24mol电子1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15.使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发生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A.3molB.4molC.5molD.6mol16.将ag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下列溶液中,然后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bg。下列所插入的物质与铜丝质量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a=bB.石灰水:a>bC.NaHSO4溶液:a>bD.盐酸:a>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题包括6题,共52分)17.(6分)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则可得到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1)此分子的分子式为。(2)此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是否共平面?(填“是”或“否”)。(3)此化合物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种。18.(8分)(1)苯是有气味的液体,把苯倒入盛碘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其现象为,说明苯的密度比水,而且溶于水将盛有苯的试管插入100℃沸水中,将会发现。(2)甲烷、乙烯、苯三种有机物中: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与液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②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19.(9分)某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