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厦门市杏南中学高二历史(文科)阶段性测试卷(Ⅰ)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无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A.康有为B.袁世凯C.孙中山D.陈独秀2.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果以收利,畜木以为薪”,这理想贯彻于他的一生。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民本思想B.民生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族主义思想“兴民权”的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4.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的著作是ABCD5.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6.毛泽东思想①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②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发展③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必然产物④是首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成功探索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7.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A.毛泽东故居B.瑞金苏维埃旧址C.延安窑洞会议会址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A.毛泽东、周恩来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9.《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没社会主义D.什么是“一国两制”10.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推进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融合问题并取得巨大成效的人物是A.毛泽东B.胡锦涛C.邓小平D.江泽民11.在国庆十周年影展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C.“双百方针”的提出12.“文革”结束后,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时,明确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中,最基本的是()A.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B.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C.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D.文艺、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13.爷爷讲: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是指A.过渡时期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4.“我国已有高等院校434所,中等专业学校1265所,普通中学1.8万所,小学168.2万所,幼儿园1.9万所,全国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为13138.4万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段记载应该出现在A.新中国刚刚成立时B.三大国改造完成后C.20世纪60年代中期1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1民族、种族,应当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出自于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16.“×××,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霞要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