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学段考试卷高二化学试题(文科)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答题栏中)1、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其主要原因是()A.CO2增多使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增多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CO2C.CO2能放出能量,使地球变暖D.CO2、CH4等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使大气温度上升2、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③水生动植物的繁殖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A.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3、“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糖类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海水晒盐C.用汽油作溶剂清洗掉衣服上的油污D.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5、某些不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浓度过高,影响身体健康的气体,这些气体最常见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甲苯等有机物蒸气和甲醛6、饮用水的消毒剂有多种,其中杀菌能力强,又不影响水质的理想消毒剂是()A.臭氧B.漂白粉C.次氯酸钠D.氯气7、非金属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A.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B.观察溴的外观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C.观察溴的外观性质→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性质8、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对其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C.溶液变紫色D.溶液颜色先变红后立即消失9、.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10、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的是()11、鉴别溶液与胶体的最简方法是()A.观察电泳现象B.观察丁达尔效应C.观察布朗运动D.透过半透膜1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一些亚硝酸钠B.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浓厚兴趣,可以在婴儿食品中加大量着色剂C.2004年,我国政府启动《铁强化酱油项目实施行动计划》,推广铁强化酱油,帮助预防缺铁性贫血D.为保证人体所需足够蛋白质要多吃肉,少吃蔬菜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6毫升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用烧杯给物质加热时,可把烧杯直接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中一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分子B.1摩氧气的质量是32克C.1摩氧气与1摩二氧化碳中的原子个数相等D.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克15、下列化学反应能起到吸附沉降作用而净水的是()A.Al3++3H2OAl(OH)3(胶体)+3H+B.Al3++3OH—=Al(OH)3↓C.Cu2++2OH—=Cu(OH)2↓D.NH4++H2ONH3·H2O+H+16、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A.CuSO4·5H2OB.铝C.甲醛D.氨水17、为了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其中合理的是()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8.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A.H2SO4B.C2H5OHC.Cr2(SO4)3D.CrO3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Fe3++H2↑B.氯气与H2O反应:Cl2+H2O=2H++Cl-+ClO-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D.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20.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MnO4-、Na+、Cl-B、HCO3-、NO3-、Ca2+、N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