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就是基层党组织根据农村的实际和党员的素质情况,设立一些工作岗位,由党员选择上岗,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群众服务,从而体现党员的时代先进性,树立党员新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此项工作开展近一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为农村无职党员实践“三个代表”创设了新载体。设岗定责,用岗位的形式把实践“三个代表”进行量化、细化,改变了党员不愿参事、不便理事、不会做事的现状。一方面为农村无职党员实践“三个代表”提供了有效载体,同时,又是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党员队伍的具体实践活动。苴林小村党支部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把党员的职责任务进行量化、细化,使党员从“无职无责”变“有位有责”,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改变了过去组织活动不正常、工作难开展的状况,推动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在今年的农业税征收工作中,党员主动带头交纳,并跑村到户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全村仅用了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95%的税收任务,征收时间比去年缩短了1个半月,且历年尾欠税款得以彻底清缴,除特殊困难户外全部收齐,党员无一户拖欠。二是为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探索了新机制。设岗定责中,我们注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让上岗党员对群众进行公开承诺服务,加强督促检查,定期述职考评;将评议结果作为年终党员评议和目标管理考评的主要依据;实现了党员责、权、利三者的有机统一,无职党员“无职有位、上岗有为”,使党员的教育管理有了强有力的依托,有了便于考核的内容和手段,形成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新机制。三是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构筑了新支点。设岗定责把广大无职党员推向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服务队,发展农村经济的示范带头人,调和农村干群矛盾的“缓第1页共4页冲器”。过去上访不断,偷盗泛滥的苴林小村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后,上访户基本没有,偷盗现象不再出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学科技用科技之风盛行,有力地推动了全村两个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如科技示范岗上的党员姜正业,大胆引种大青枣,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大青枣种植技术规程后,主动帮助和指导周围群众种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今年他家种植的4.4亩大青枣收入就达4.5万元,为枣类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他的带动下,苴林小村大青枣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到159户,面积达1100亩。基层干部有了无职党员这个好帮手,就可以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发展、搞服务,从而为农村基层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按照“六步法”来开展工作:一是合理设岗。通过调查摸底,根据党员思想动态、办事能力、现实表现、群众反映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因事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主要是根据党委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重点突出科技示范、经济发展类岗位。合理设置经济发展类(科技示范岗包括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具体岗位)、民主监督类(村务监督岗和村规民约监督岗等)、思想道德建设类(公民道德教育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等)、公共事务管理类(公共财物管理岗、生态环境保护岗、民事调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等)、文明创建类(文明新风岗、文体活动岗等)五类岗位。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细化岗位职责,制定工作目标。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和党员实际情况一人一岗、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每个岗位在3人以上的设小组长一人,负责抓好本岗位的组织、协调等各项工作。二是职责定岗。赋予在岗党员的重大事务参与权、干部工作评定权、村组工作监督权、岗内活动自主权、群众意见收集权、选人用人建议权和民事纠纷调解权七项职责,将岗位职责第2页共4页细化为方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