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2、了解人类早期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3、理解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形成4、了解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表现5、理解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学科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古代不同地区文明的不同特征的对比,分析各地区文明多元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2、时空观念:通过历史时间轴以及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古代文明多元格局的理解。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图片、历史实物等实证材料,使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4、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家国情怀:各地区文明的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组成部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文明是唯一的一个传承至今,连绵不绝的文明,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教学重点】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希腊文明;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教学难点】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楔形文象形文字甲骨文印章文字提问:你知道上面的四种文字,是古代哪些文明古国的文字?哪一种文字流传至今,目前仍在使用?你还知道其他古文明的名称吗?回答: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甲骨文是中国的,印章文字是古印度的。其中中国的汉字就是有甲骨文发展而来,一直沿用到现在,连绵不绝。早期文明除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还有就是古希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这节课的内容。新课探究:一、人类文明的产生【历史概念】人类文明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前提,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①表现:生产力低下,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农业: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畜牧业:驯养了羊、猪和牛等②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对当时人类生活的影响【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对当时人类生活的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促进了交换和贸易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历史常识】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是商业的出现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3-2、私有制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①私有制的产生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的产生: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②国家的形成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扩大;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国家开始形成。③文字的出现材料:农业生产率增加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作出的一大发明。——斯塔夫里阿洛斯《全球通史》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乍甸■"r卑由呼曙H.ij-Cjir专亍.乖城.紅*、*(口】曲冋沛•地-^-^―~巧1、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空间分布】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两河流域的位置①基本史实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流域下游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基本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