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1)忽略控制回路中的零阶保持器和采样器,在S域中设计连续控制器。条件是采样周期足够短。(工程技术人员对s平面比z平面更熟悉)(2)通过近似方法,把连续控制器离散化为数字控制器,用计算机实现。实质:在采样周期足够短的情况下,把数字控制器(A/D-采样、计算机、D/A-零阶保持)看作一个整体,其输入和输出为模拟量,将其等效为连续传递函数。4.1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技术4.1.1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步骤•5步-设计假想的连续控制器D(s)-选择采样周期T-将D(s)离散化为D(z)-设计由计算机实现的控制算法-校验•第一步:设计假想的连续控制器D(s)解决方案:自控原理中的连续系统的频域设计法、根轨迹法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假想的连续控制系统结构图第二步:选择采样周期T1、香农采样定理给出了从采样信号恢复连续信号的最低采样频率。sesHsT1)(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完成信号恢复功能一般由零阶保持器H(s)来实现。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为W2Wmax≧,Wmax是被采样信号的最高角频率。W=2π/T,所以T≦π/Wmax。T:采样频率。从上式可以看出,零阶保持器将对控制信号产生附加相移从上式可以看出,零阶保持器将对控制信号产生附加相移((滞后滞后))。对于小的采样周期,可把零阶保持器。对于小的采样周期,可把零阶保持器H(s)H(s)近似为:近似为:222sin22sin)(1)(TTTTeTTTjeeejejHjjjjTj2T2T2T2T22其频率特性为其频率特性为•我们能从上式得出什么结论呢?•上式表明,当T很小时,零阶保持器H(s)可用半个采样周期的时间滞后环节来近似,它使得相角滞后了。假定相位裕量可减少5°~15°,则采样周期应选为:(经验公式)其中ωC是连续控制系统的剪切频率。按上式的经验法选择的采样周期相当短。因此,采用连续化设计方法,用数字控制器去近似连续控制器,要有相当短的采样周期。22)21(2)(111)(TssTTeTsTssTsTsesH•第三步:将D(s)离散化为D(z)将D(s)离散化为D(z)的方法很多,较常见的有双线性变换法、差分变换法,零阶保持器法等。方法1:双线性变换法(Tustin塔斯廷变换法)推导1:级数展开z=esT,T很小。得到•推导2:梯形法数值积分积分控制器梯形积分用梯形法求积分运算两边求Z变换Tkiieieedtt*02)1()(0-映射关系:双线性变换法置换公式把S=σ+jω代入有:取模的平方则:σ=0(s平面虚轴),|z|=1(z平面单位园上)σ<0(s左半平面),|z|<1(z平面单位园内)σ>0(s右半平面),|z|>1(z平面单位园外)双线性变换由两次变换合成11112112zzTeeTsTsTsjj2sj2sjImRe特点:D(s)和D(z)有相同稳定性;频率特性发生畸变;变换后稳态增益不变。S平面Z平面方法2:前向差分法推导1:级数展开z=esT,T很小。得到推导2:用一阶前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微分控制规律用前向差分近似代替令n=k+1,并对两边作Z变换有:得出:-映射关系:前向差分法置换公式把S=σ+jω代入,取模的平方有:令|z|=1,则对应到s平面上是一个圆,有:即当D(s)的极点位于左半平面以(-1/T,0)为圆心,1/T为半径的圆内,D(z)才在单位圆内,才稳定。结论:稳定的系统经前向差分法转换后可能不稳定。方法3:后向差分法推导1:级数展开z=esT,T很小。得到推导2:用一阶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用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对两边作Z变换有:-映射关系:根据后向差分法置换公式有把S=σ+jω代入,取模的平方有:则:σ=0(s平面虚轴),σ<0(s左半平面),σ>0(s右半平面),后向差分法将s的左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内半径为1/2的圆,因此如果D(s)稳定,则D(z)稳定。•映射比较:双线性变换-保持稳定前向差分-不能保持稳定后向差分-保持稳定•第四步:设计由计算机实现的控制算法D(z)的一般形式:m个零点和n个极点(n≥m),写为化为时域表示:上式称为数字控制器D(z)的控制算法,可实现计算机编程。•第五步:校验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来验证。举例:讲稿P60-P61,求D(z)=?u(k)=?使用双线性变换,后向差分方法求取PID的U(k)表达式4.1.2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