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本章内容:§1.1概述§1.2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1.3铁路路基及桥隧建筑物§1.4轨道§1.5限界在建筑一条铁路之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和勘探工作,并从若干个可供比较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来进行设计。铁路建设的三个阶段:前期工作阶段:主要进行方案研究、初测和初步设计工作。基本建设阶段:主要进行定测、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最后进行工程施工、验交投产。投资效果反馈:铁路运营若干年后,有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等考察验证,以评价设计和施工质量。一、铁路的勘测设计一、铁路的勘测设计§1.1概述二、铁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标准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选用不同的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同时又是确定设计线的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1.2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7§1.2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线路中心线是指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AB与两路肩边缘水平连线CD交点O的纵向连线。如下图所示:LL/2ABDCO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俯视),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断面(侧视),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线路纵断面线路平面§1.2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一、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铁路线路在转向处所设的曲线,圆曲线基本组成要素有:曲线半径R,曲线转角α,曲线长L,切线长度T;缓和曲线长度L0——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过渡线。线路的平面由直线、曲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组成。线路曲线地段11、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不考虑缓和曲线时,直接根据数学公式可以得出:tan2TRm切线长度:曲线长度:180LRm10的弧长:180RLm2、曲线的计算(圆曲线)HGFsinGcosF((11)外轨超高)外轨超高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外轨超高2vFmR3、曲线地段的特点:,/,hmmvkmhRm式中——超高,——平均行驶速度,——曲线半径,。cossinFG2cossinGvGgR5sintan在时,tansin11500,km/hm/s,Smmv取由则211.8vhR22vGvFmRgRHGFsinGcosF外轨超高S12tanvgR21SvhgR1hS2vgR((11)外轨超高)外轨超高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并使钢轨与车轮间的横向力最小,减少轮轨间的磨耗。((22)轨距加宽)轨距加宽直线1544、缓和曲线、缓和曲线2vFmR0F圆曲线R圆曲线(1)(1)设置缓和曲线的原因设置缓和曲线的原因ρ=∞ρ=R缓和曲线直线圆曲线2vFmR2vFm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0F44、缓和曲线、缓和曲线(1)(1)设置缓和曲线的原因设置缓和曲线的原因①缓和曲线半径从∞→R(或R→∞);②运行中列车的离心力逐渐↑(或↓);③缓和曲线轨距加宽逐渐↑(或↓);④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逐渐↑(或↓)。17ρ=∞ρ=R缓和曲线直线圆曲线2vFmR2vFm0F((22)缓和曲线的特)缓和曲线的特点点1811.8hRvmax11.8qhhRv211.8vhR5、曲线路段对运营的影响◢限制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轮轨磨耗;◢增加轨道设备;◢增加轨道养护维修费用。曲线附加阻力:机车车辆在曲线上运行时的阻力大于同样条件下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其增大部分叫曲线附加阻力,简称曲线阻力。(N/KN)Rr600ωr——单位曲线阻力(N/KN)R——曲线半径(m)600——据试验得出的数据。产生原因:机车、车辆在曲线上运行时,轮轨间的纵向和横向滑动、轮缘与钢轨内侧面的摩擦增加,同时,由于转向架转向和侧向力作用,上下心盘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