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7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1.(2010·福建厦门)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密切接触可导致细胞膜解体B.受精过程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关系密切C.神经冲动的传导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白细胞吞噬病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免疫功能解析:白细胞吞噬病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2.(2010·广州二模)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内吞和外排D.无法判断解析:由②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逐渐增大,当浓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浓度再增加,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这是受到了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由④看出物质X的运输与O2浓度有关,即与有氧呼吸有关,需要消耗ATP。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答案:A3.(2011·江苏盐城)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D.细胞间物质交流有关解析:能否聚集的关键在于细胞能否识别彼此,而识别的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答案:A4.(2010·西工大附中)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细胞膜其功能的差异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种类不同造成的B.细胞膜依靠载体的协助,主动运输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C.细胞膜参与分泌蛋白向细胞外的输出过程,需要ATP供能D.免疫细胞与抗原或靶细胞的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解析: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内吞,不是主动运输。答案:B用心爱心专心15.(2011·银川二中期末考试)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解析:分泌蛋白是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的,不需要载体蛋白,但是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因为胞吐作用是一种主动过程,凡是主动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答案:A6.(2010·安庆5校调研)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变形虫做变形运动D.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解析:静态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静止的,不能解释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7.(金版工作室原创)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几种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生物膜是细胞膜,因为有糖蛋白DB.a→d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b和cC.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膜,进食后6小时,C代表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会减少D.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糖蛋白的存在可以证明为细胞膜,并且糖蛋白只能分布于外侧;A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c均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均为被动运输;饭后6小时,血糖浓度较低,提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浓度会升高。答案:C8.(2010·浙江嘉兴)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分解B.植物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具有特定的膜蛋白解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分解,而细菌、真菌的细胞壁成分有所不同,故不用此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也能合成ATP。根尖细胞中有控制合成叶绿体的基因,用根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