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供热的一些参考数据2011.03.25VIP免费

城市供热的一些参考数据2011.03.25_第1页
1/6
城市供热的一些参考数据2011.03.25_第2页
2/6
城市供热的一些参考数据2011.03.25_第3页
3/6
集中供热现状及存在问题1.集中供热热源建设滞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集中供热面积32亿m2,约占北方城镇建筑面积79亿m2的40%。2020年集中供热面积75亿m2,约占北方城镇建筑面积150亿m2的50%。从2010年至2020年,新增热电联产机组4700万千瓦,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热电联产约占总建筑面积的30%,河北、山西、山东、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仅占24%,陕西、河南分别为20%和15%。2.供热系统能耗较高,供热节能潜力较大。表1表示我国不同供热系统的效率η热源η管网η用户η综合小型供热系统50%75%75%28.1%大中型供热系统60%80%75%36.0%采用了部分节能措施85%85%85%61.4%优化设计90%93%95%79.5%从统计数据看,每万m2供热面积的供热管网长度约434m。管网主要存在问题:一次管网效率较好。二次管网的热损失从25%-15%。管网平均失水率2.8%。热水供热管道每公里平均温降2.9℃(>0.1℃/公里)。管网主要节能措施:一次管网,置换为预保温管;循环水泵变频调速。二次管网,控制失水率<1%;水力失调度<10%;提高管网的使用寿命;提高管网监控监测水平。3.供热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供热市场尚需培养。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城镇用热商品化、供热社会化。基本要点:停止福利供热,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建筑能耗状况1.建筑节能的要求建筑能耗标准的变化对热负荷的影响,见下表。节能标准通用设计标准1980-1981设计标准DBJ01-4-88(30%)设计标准DBJ01-602-97(50%)新设计标准1.07.2004(65%)耗热量指标W/m231.725.320.614.7耗煤指标kg/m2/年25.017.512.48.8热耗热标GJ/m20.70.50.40.4锅炉效率55%60%68%68%管网效率85%90%90%90%12.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调研(1)北京市居住类节能与非节能建筑的热指标,见表1表1居住类节能与非节能建筑热指标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居住建筑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40-474455-656026-302836-4139(2)北京市各类节能居住建筑的热指标,见表2表2居住类一步节能建筑热指标一步节能居住建筑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30-323141-4443表3居住类二步节能建筑热指标二步节能居住建筑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27-302937-4240表4居住类三步节能建筑热指标三步节能居住建筑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23-282831-3938(3)北京市公建类建筑的热指标,见表5表5公建类建筑热指标建筑类型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学校、办公类建筑36-413949-5753医院、托幼类建筑40-514655-7063旅馆类建筑45-555061-7669商店类建筑44-514860-7066食堂、餐厅类建筑33-574545-7962影剧院、展览馆类建筑33-524345-7159大礼堂、体育馆类建筑27-725037-99682(4)北京市非节能、节能类公建的热指标,见表6表6非节能、节能类公共建筑热指标非节能公共建筑节能公共建筑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47-535164-737033-444045-6155(5)北京市不同供热形式建筑的热指标,见表7表7不同供热形式建筑热指标供热形式采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采暖设计热指标(w/m2)选用区间推荐值选用区间推荐值市政热力21-473428-6548燃煤锅炉房36-653749-9050燃气锅炉房17-403723-5650壁挂炉18-201924-2828(6)北京市现状建筑综合采暖设计热指标大约为54w/m2;新建筑建筑综合采暖设计热指标为45w/m2;“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建筑综合热指标大约为50w/m2。(7)考虑了气象参数变化因素对热指标的影响。表8气象参数变化因素对热指标的影响综合热指标未考虑气象变化因素考虑气象变化因素热源规模缩减率现状建筑综合热指标(w/m2)54515.6%新建建筑综合热指标(w/m2)45434.4%“十二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市供热的一些参考数据2011.03.25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