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1.1概述拟建的珠澳口岸人工岛位于珠海市拱北湾近岸海域,地理坐标为22°12’31”N,22°34’31”E。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的设计工作包括人工岛护岸、陆域形成地基处理、施工栈桥及交通船码头。形成后的陆域交工标高为4.5m。本工程软基处理分为岛壁区和岛内区,面积约229万m2。岛壁区地基处理属于西北护岸岸壁服务,由于岸坡稳定及工期的需要,该处地基处理方式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面积约53万m2,岛内采用降水联合堆载预压和堆载预压的方式,面积约176万m2。二、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及流程2.1岛壁区地基处理2.1.1岛壁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及流程为了保证岛壁岸坡的稳定性和工期,该区域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临时围堰-回填中细砂-倒滤层铺设-施插塑料排水板-淤泥搅拌墙-真空预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卸载-场地整平-淤泥搅拌墙处理-水泥搅拌桩-回填砂密实处理-分层碾压。第1页共13页施工准备临时围堰回填至标高-1m施插塑料排水板回填中细砂铺设倒滤层第一级围堰第二级围堰第三级围堰第四级围堰回填至标高0.0m回填至标高+1m回填至标高+2m淤泥搅拌墙施工真空预压1、临时围堰为了给岛壁区的陆域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掩护,需要在岛壁区的外围先形成临时围堰。第2页共13页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卸载淤泥搅拌墙处理沉降观测监测检测水泥搅拌桩回填砂密实处理分层碾压1)、铺设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由于淤泥较厚,地基尚未处理,人工和机械无法上去施工,在围堰施工前,先铺设一层200g/m2的土工布,在土工布上层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单向一次性拉伸聚丙烯,TGDG220)2)施插塑料排水板为保证临时围堰的稳定,临时围堰区需要水上施打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按正方形布置,间距1m,采用B型板。施工前应按照10m×10m进行试插,以确定插设排水板的实际深度;施工时,必须插穿软土层,进入下卧层30cm,并露出地面20cm。当软土层下卧层为透水砂层时,控制塑料排水板在距砂层顶面0.5m时终止。3)临时围堰施工临时围堰的长度约为4838m,其中北围堰约2170m,西围堰约2668m。围堰顶高程在结合岛壁区地基处理需要后确定为+3.0m,围堰顶宽暂定为2m。结构采用分级式充填砂袋(或土工管袋)围堰,北围堰受风浪影响较大,采用抗风浪能力更好的土工管袋结构,西围堰侧风浪较小,采用普通的充填砂袋结构围堰外侧边坡坡度为1:2,内侧边坡坡度为1:1。考虑到围堰本身稳定性的需要以及软基处理的需要,围堰总宽度约42m。同时应控制围堰的施工速度及施工高度,并保证每级围堰反压平台的宽度。2、回填中细砂第一级临时围堰结束后,真空预压区域内就开始回填中细纱回填至标高-1m;第二级围堰结束后,回填至标高0m;第三级围堰结束后,回填至标高+1m;第四级围堰结束后,回填至标高+2m。3、倒滤层施工铺设1m厚中粗砂作为排水垫层。中粗砂垫层要求:含泥量<5%,渗透系数不小于5×10-3cm/s,无杂质和有机物。4、施插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按正方形布置,间距1m,采用B型板。施工前应按照10m×10m进行试插,以确定插设排水板的实际深度。施工时,必须插穿软土层,进入下卧层30cm,并露出地面20cm。当软土层下卧层为透水砂层时,控制塑料排水板在距砂层顶面0.5m时终止。施工结束后,及时用中粗砂填满排水板周围的孔洞,并将塑料排水板板头埋置于排水垫层中第3页共13页(0.2m~0.3m)。5、淤泥搅拌墙施工岛壁外围淤泥搅拌墙采用双排淤泥搅拌桩,单桩直径0.7m,成墙时彼此搭接0.2m,桩距0.5m。岛壁内部淤泥搅拌墙采用单排淤泥搅拌桩,桩直径0.7m,彼此搭接20cm。淤泥搅拌桩深度控制以穿透透气(水)层并进入其下不透气(水)层1m为准,深度暂定6m。施工时需要沿淤泥搅拌墙中心线每隔30~50m进行探摸,判断实际打设深度。淤泥搅拌桩采取四喷四搅施工工艺,采用淤泥或粘性土制成泥浆,泥浆比重≥1.35,不得含有粗颗粒。6、真空预压施工1)、管路铺设滤管采用PVC塑料管,沿管身按三角形排列打孔,制成花管,再包一层无纺布作为滤水层,要求捆扎结实,达到只透水不透砂,滤管间距4m。滤管用螺纹钢丝橡胶管连接,胶管套入滤管长约100mm,连接时用铅丝拧紧,铅丝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