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44章园林建筑单体设章园林建筑单体设计计4.14.1亭亭学习内容学习内容4.1.14.1.1亭的概述亭的概述4.1.24.1.2亭的发展历程亭的发展历程4.1.34.1.3亭的类型与特点亭的类型与特点4.1.44.1.4亭的构造与做法亭的构造与做法4.1.54.1.5亭的设计要点亭的设计要点4.14.1亭亭4.1.14.1.1亭的概述亭的概述•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亭亭》》:“亭:“亭在园林建筑里是最常用的,它在中国园林里在园林建筑里是最常用的,它在中国园林里已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一有了亭子便算是花已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一有了亭子便算是花园了,所以有人将园林叫做亭园的”。园了,所以有人将园林叫做亭园的”。•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绪论》绪论》:“亭这种最简:“亭这种最简单的建筑物在园林里随处可见,不仅具有点景的作单的建筑物在园林里随处可见,不仅具有点景的作用和观景的功能,而且通过其特殊的形象体现了以用和观景的功能,而且通过其特殊的形象体现了以圆天法、以方像地、纳宇宙于芥粒的哲理”。圆天法、以方像地、纳宇宙于芥粒的哲理”。•中国古典园林中,常有以“亭”来给园林命名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常有以“亭”来给园林命名的,如绍兴兰亭、苏州沧浪亭、北京陶然亭等。如绍兴兰亭、苏州沧浪亭、北京陶然亭等。•亭的空间构成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空”,也即“虚”。•苏东坡《涵虚亭》诗云:“维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乾隆《昭旷亭》描写:“四柱虚亭不设棂,天容寥廓水清冷。适然俯仰得佳会,回绝寻常色与形”。•汉代许慎《说文》释名:“亭,停也,人所汉代许慎《说文》释名:“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停集也。”•亭亭:特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是供:特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是供人们停留休息的场所。人们停留休息的场所。•亭的功能是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亭的功能是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休息休息(驻足休息,纳凉避雨)、(驻足休息,纳凉避雨)、赏景赏景(眺望景(眺望景色),以及在造景功能上的色),以及在造景功能上的点景点景。。4.1.2亭的发展历程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亭的功能和形式后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亭的性质的演变大致以魏晋南北朝为界。汉以前,亭的实用价值高于观赏价值;而隋唐以后,则注重观赏价值。我们今天所说的亭,主要是指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的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4.1.34.1.3亭的类型与特点亭的类型与特点在平面形式上追求多样在平面形式上追求多样在屋顶做法上进行创造在屋顶做法上进行创造在亭与亭的组合关系上追求变化在亭与亭的组合关系上追求变化1、按亭的平面形态分类以一般建筑中常见的多种简单的几何形态为最多:正方形、矩形、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正方形、矩形、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三角形、五角形、扇形、梅花形、海棠形、半亭等;三角形、五角形、扇形、梅花形、海棠形、半亭等;还常运用两种以上的几何形态组合来增加体量;为还常运用两种以上的几何形态组合来增加体量;为适应地形,还采用不规则的平面形式。适应地形,还采用不规则的平面形式。总之,亭的平面形态没有固定的程式,可随地总之,亭的平面形态没有固定的程式,可随地形、环境,以及功能要求的不同而灵活运用。形、环境,以及功能要求的不同而灵活运用。2.2.按亭的组合形式分:按亭的组合形式分:((11))单向单向组合:梅花形、海棠形;组合:梅花形、海棠形;((22))竖向竖向组合:单层、多层(南方);单檐、重檐(北组合:单层、多层(南方);单檐、重檐(北方);方);((33))复合复合组合:两个相同造型的亭;一个主体和若干附组合:两个相同造型的亭;一个主体和若干附体的组合。体的组合。((44))亭亭组:若干座亭。组:若干座亭。3.3.其他类型其他类型((11))以有无围护结构分:开敞的“凉亭”和装有隔以有无围护结构分:开敞的“凉亭”和装有隔扇的“暖亭”。扇的“暖亭”。((22))从建筑形态的完整性来看:亭和半亭。从建筑形态的完整性来看:亭和半亭。4.4.按亭的材料分按亭的材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