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角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读后感第一篇:《最后的三角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读后感(大全)《最后的三角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读后感从孩子背着书包迈向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做父母的就把教育孩子的权利交给了教师们,我们把教育的担子卸下压倒了老师们的身上。从此刻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遇到一个教学出众的好老师,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能够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将来能出人头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孩子上学之后和父母的接触时间越来越少,而我们自己也因为忙于事业、工作而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我们认为自己的孩子还算优秀,有老师的管教足够了。期间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多家长总是认为老师不够优秀,特别是当听说自己的孩子受到处罚时,就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了,于是更是处处袒护自己的孩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教师。更有甚者到学校找领导告老师的不在少数,给学校和教师造成恶劣影响。我们的将孩子交给老师就像把一颗成长的幼苗交给了园丁,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长出很多枝枝叉叉,这时园丁就会用手中的剪刀修剪掉这些多余的枝杈,以利于幼苗成才。在修剪的过程中,幼苗必然要经理痛苦,如果这时我们做父母的不忍心,去夺掉园丁的剪刀而任由幼苗自由成长,那么这颗幼苗以后成才的机会就会很渺茫。这时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修剪幼苗,而是应该和园丁一起帮修剪后的幼苗治愈创伤,以利于他更换的成长。我们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应该给老师予信任。帮助老师一起把孩子送往成功的彼岸。我们这群做父母的人当中,大多数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都很少能处理的恰如其分,特别初高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青春的叛逆期,打不得、骂不得。所以我们会觉得很茫然,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就会不知所第1页共13页措,有时候甚至做出缺乏理智的决定。其实这时候我们更应该相信老师们,更应该配合老师们完成对孩子们的管理。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们何尝不希望桃李满天下,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份好工作,老师们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有个好去处。在对于实现孩子成才的目标上,父母们和老师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读完《最后的三角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后,我们做父母的应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了。第二篇:家长支持老师,其实就是在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家长支持老师,其实就是在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我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帮助带的,我们做父母的省了不少心。但我的侄子当年是请帮助阿姨带的,我的哥嫂经常会说到请到合适的阿姨有多难、留住他们更难。帮助带孩子的阿姨不管在哪个家庭通常都很受待见,会非常被主人重视,要涨工资涨工资,请假就放假,提个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道理很简单,因为家长怕阿姨“心情”不好,影响到她对孩子自己孩子的照顾和态度,而家长又不可能24小时监督。我有时想,如果明白老师的“心情”也同样对孩子重要,家长也许拿出一点点对待家里阿姨的“小心”来对待老师,这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班上的所有同伴,将是多么受益的事情,很多家校之间的冲突就不存在了。家长们知道给自己带孩子的阿姨一切靠“自律”,很多素质也不是太高,所以要陪着“小心”,让她尽量心情愉快地带自己的孩子。而老师都是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有底线的,还有教育局、校长管着的。所以,很多家长一般谨慎地对待阿姨,但并不担心老师。但是,人都是有情绪的,就像家长情绪的波动就直接影响到孩子,老师的“心情”可能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孩子。其实,当今年轻的教师很多就是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他们拿到的工资一般应该不会比一个家庭里带孩子的保姆高。但是,他们有的还没有成家,就带着在家里被几个大人伺候的几第2页共13页十孩子。有些孩子在家里被几个大人同时带着还会磕着碰着,如果是在学校或幼儿园里受了一点伤,家长就难以接受了;有些孩子一生病,家长就认为是学校或幼儿园没有照顾好,没有尽责;有的孩子一说不想上学或到幼儿园,家长会立刻想这孩子在学校怎么了,就会马上质问老师......当老师面对每一个孩子时,事实上都会看到孩子身后的家长,尤其是他的母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