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优秀教学片段及反思读出词语的“修饰美”师:美的散文,就像一个爱美的女人,需要化一点妆,散文用什么来化妆?生:女人是用化妆品化妆的。散文化妆,应该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一些形容词……师:高明的作家是怎么用词语来化妆的?(出示:乌鸦)美吗?(生:不美。师出示:归鸦)乌鸦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正在回家的乌鸦可以叫作——生:归鸦。师:有了一点人情味,化了一道妆。接着看——生:(齐)点点归鸦。师:两三只,三四只,三三两两地赶着回家的乌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生:感觉很美,很温馨。生:感觉是一幅很漂亮的画,好像更有人情味了师:有了一点诗意,又化了一道妆。这里把丑的变成美的,用了什么?生:叠词。师:叠词读起来有节奏感,从声音中传递出一种喜爱。(出示:微微的红晕)红晕是微微的——不浓也不淡,刚刚好,更美了。你能用叠词,让“笑”变得更美吗?生:微微一笑、甜甜一笑……师:课文中还有用叠词化妆的事物吗?生:红紫红紫的彩云、漆黑漆黑的暗夜、翩翩飞舞、蒙蒙细雨、点点归鸦、熊熊的炭火……师:高明的作家绝不会只用一种方法为文章化妆,请看——生:(齐)朦胧的微光。师:“微光”本就若隐若现,“朦胧”更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美,化妆了吧?再看——生:(齐)凛冽的清晨、闲逸的心情、寒冷的冬晨师: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生:在事物前面加上了一个修饰词。这些加上去的词语,让事物变美了。师:阅读美的散文,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对那些化了妆的事物,对那些新鲜的词语,要特别留意。反思:读散文,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文中的词句,要保持一种敏锐感,善于发现那些新鲜的词语或者句式。一个寻常的汉字只要用对了地方,或者改变了组合的形式,比如重复一下,就具有非凡的表现力,能传递特别的情意,这便是语言的运用艺术。散文的语言,带着作家鲜明的个性风格,给学生展现了一道独特的语言风景。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词句,在比较中磨砺与积淀对语言的审美力,是阅读教学的必备功课。读出文字的“结构美”师:美的散文,就像美人一样,身材要好。请你浏览一下课文,这篇散文“身材”如何?(生沉默)师:课文的“身材”就是文章的结构,文章写了几段话?生:四段话。师:比较一下,这四段话有什么特点?生:每一段都是总分结构。(师:结构相同)每段话的长短都差不多(师:都是三四个句子)每段的第一句都是“什么最美是什么”。师:四个段落,结构一样,长短相近,没有特别“肥”的,也没有特别“瘦”的。(众笑)这叫“身材”好,就是结构匀称。重要的是,每段的第一句话,句式都一样——生:(齐)“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师:作者写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又写了一天中的四个时段——生:黎明、夜晚、黄昏、早晨。师:黎明四五点钟,你们在干什么?生:还在睡梦里吧。(众笑)师:早晨七八点钟,你们在干什么?生:在上学路上,或者在学校早读师:黄昏时,你们在干什么?生:在回家路上,或者在打扫班级卫生……师:夜晚呢?生:吃饭、做作业、看电视、睡觉。师: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平常的日子,忙碌的时光,似乎没有美。但是,作家高明就高明在你们看到的,我不写,你们没看到的,我写给你们看。这叫——新鲜,这叫——独特。请记住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反思:读散文,要有一种整体感,要从整体走向局部,再从局部回归整体,在回环中准确把握散文的主旨和精髓。对文本,不仅要问“写什么”与“怎么写”,而且要问“为何这么写”,实际上是对作者构思的深度还原。这就避免了阅读只在只言片语中推敲与琢磨的“近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体感就是要跳出文本,从文本行文、结构的高度“俯视”,甚至“透视”。这是一种阅读的视角,也是阅读的一种境界。读出文本的“有意思”师:一个人化了妆,身材好,还要看内涵。我们来看一看,黎明、夜晚、黄昏、早晨,作者分别写了哪些事物。自己读一段,画一画。(生读、画后交流)生:春天的黎明写了天空、红晕和彩云。师:概括地说,写的是天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