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党的思想放光芒征文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把握好在党的建设中自身的工作重点和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动力来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思想放光芒征文,欢迎大家阅读。党的思想放光芒征文一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迎来了她的九十华诞。在举国普庆党的生日之时,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有着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的这个神圣的地方——陕北延安。延安,坐落在绵延的山脊之间,延河从中穿流而过,就是这样一个陕北的小城,却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的故乡,他们在这里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留下了我们党的战斗足迹。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是我们全国人民心中向往的圣地。在某种层面上,她已然成为中国的象征,是新中国的摇篮。到延安伊始,我们便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这座保留和纪念革命珍贵文物的建筑位于延河东麓。我们在这里参观了革命先烈们留下的遗物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所用过的珍贵文物,事物的简陋让我非常诧异,我惊异于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革命的领袖们竟能运筹帷幄,指点中国革命直至胜利,这是怎样一种差异啊!有座毛主席骑过的骏马雕像炯炯有神、神采飞扬地站立在那里,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革命岁月里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又像是在等待着毛主席跨上它带领劳苦大众向前进;革命战士们用过的步枪是和他们缴获的日军装备在不远的地方摆放着,他们的差别犹如天壤之别,日军与共产党的军队装备差异之大更是让我对毛主席那依靠劳苦大众才能取得胜利的革命理论深信不疑;还有战士们曾经在寒冬腊月里让来让去的一条旧毛毯,仍然陈列在那里,在当年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却造就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战友之情、袍泽之谊!而陈列在那里的小米加步枪,真正的验证了毛主席的那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毛主席题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标语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这是“延安精神”的真实写照。看到的这一切一切,心情更加激动澎湃,仿佛自己就生活在那个年代,我的心灵在第一次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我为自己也为我们现在这些生活在幸福社会的人感到欢欣,但我也为几十年前解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的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而感恩。过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幽静的小路,我们去参观了位于旁边的毛主席故居和当时的中央大礼堂。一间并不是很起眼的简陋的但不失朴素的窑洞首先映入眼帘,走进去,里面的摆设只有有简单的两张椅子,一张桌子和一张床就是毛主席的住所,当时我还以为里面应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什么神奇的东西呢,然而却又一次让我震撼了,床上薄薄的被褥在北方这么一个很冷的地方显的更加的单薄。不用多说什么了,仅仅如此,领袖之风范,领袖之魅力,观者必将为之折服——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之领袖竟是如此与常人无异,甚至寒酸于很多普通的老百姓,这该是怎样的政党啊?中央大礼堂里,整齐的座位排列了几十列,“中国共产党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横幅依然挂在那里,整个会场庄严不失肃穆,那个决定了很多政策方针的的会议、那个场景仿佛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之后,我又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任弼时、刘少奇、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的故居。在这里看到了我们敬爱的周的住所,在他的床尾出放置了一个纺线车,这可是周1943年在这里参加纺线比赛时使用的。参观任弼时旧居时,导游简单讲解了任弼时的生平,他的一生坎坷,两次被敌人捕入狱中,受到严刑拷打,致使身体严重受伤,后被周领导的特科营救,但此后多年他经常感到头晕和身体虚弱,加上日夜劳累、血压高,看东西时常眼花。但他不为自己,无私奉献,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