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与表达(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强迫/增强忌惮/殚精竭虑怙恶不悛/逡巡不前B.婆娑/摩挲吭声/沆瀣一气金瓯无缺/呕心沥血C.藤蔓/蔓延稂莠/书声琅琅泾渭分明/不胫而走D.宵柝/坼裂客栈/躬逢胜饯礼节甚倨/龙盘虎踞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新闻结尾可如豹尾,虬劲有力,给人强烈印象;或似撞钟,余音绕梁,使人掩卷长思,但对初学者来说,这样的要求未免苛刻了些。B.发生这样的丑闻,究竟是抄袭者的错,还是评价体系的错?是期刊杂志的错,还是整个学术风气的错?一时间众说纷芸。C.根据美国医改法案,对富人征税将成为医改的重要资金来源,一些中高收入群体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没有理由用自己的纳税钱来为穷人买单。D.去年,重庆检方先后查办涉嫌受贿、循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司法人员93人。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共立案侦查“打黑除恶”涉及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66件78人。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C.此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俄罗斯分别加大了与外军联合演习的力度,而今,中俄两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就成了爆冷门的事。D.“好人难当,好人难受”的社会心理不时向人们袭来,使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明哲保身,甚至幸灾乐祸的处世态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介绍,世博会“国宾导游”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外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C.首次打进大满贯女单四强、首次进入世界前十,李娜对2010年澳网来说已然硕果累累。D.有些上班族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挥霍一空,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被提前预支了。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即使明知要失败、要毁灭②可见,悲剧精神是通过意志、勇气和自由褒扬一种精神胜利的状态③而不是着眼那真切的胜败④而不是悲观失望和消极颓废⑤也要满怀希望地去拼争⑥悲剧精神的精髓应是对人生遭际的反抗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中国民族求安求稳的心理却给古典悲剧续上了一个个“好”结局。于是本欲以悲剧鼓舞生命的反抗与壮伟,却又无奈地落入了世俗的幸福之中。A.②①③⑤④⑥B.⑥③①⑤②④C.②①⑤④③⑥D.⑥④①⑤②③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新雨山房记(明)宋濂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①,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砲②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③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④,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