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湖北省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归档,是指文书部门将办理完毕且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归档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制度,又叫“归档制度”。下文是湖北省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欢迎阅读!湖北省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xx)的规定,结合湖北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机关”)。企业可参照执行。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归档文件指机关在履行职能和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纸质文件材料。第四条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是:遵循形成规律、保持有机联系、区分保管期限、便于保管利用。第五条归档文件质量要求一、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二、文件的纸张和书写材料宜于长期保存。三、破损的文件进行了修复。第六条归档文件按照分件、装订、分类、划分保管期限、排列、编号、编目、装盒的步骤进行整理。第七条办理完毕的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集中。一般一份文件为一件;在事由上有密切联系的相关文件可一组为一件。单份文件的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字迹模糊或褪变的文件应进行复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会议指南、介绍信存根、书刊等一册(本)为一件;简报一期为一件;会议记录一份或一本为一件。办理同一事由工作形成的有密切联系的文件,如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与被转发文等,一组为一件;开展专项活动形成的系列文件,可根据文件之间的联系和数量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组成一件或若干件。“件”内文件一般按照形成时间排序,有结论(果)的,应将结论(果)前置。同一份文件的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结论)在前,来文(或去文)在后。多种语言分别书写的文件,无特殊规定的,中文(汉字)在前,其它语言在后。文件处理签随文件一并归档,发文处理签排在正本之后,定稿之前;收文处理签排在收文之前。第八条归档文件在进行数字化处理前可采用梯形无酸牛皮纸套封装,完成数字化处理后可采用扎线装订;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应当采用扎线装订。扎线不得使用化学线。装订前应当去除文件上的装订钉、大头针、回形针、金属夹等金属物。书刊等印刷出版物可保持原装订。第九条装订后的归档文件,应当以件为单位,用铅笔在每页文件正面的右上角和背面的左上角编制连续页号。文件中有信息的页面应编页号,空白页不编号。编有文件页码的单份文件为一件的,可不再编制页号。页数为文件处理签、文件正本与定稿页数之和。第十条归档文件一般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三级分类。档案数量少的机关可采用“年度—保管期限”两级分类。同一立档单位的分类方法应保持稳定。归档文件按照文件办结年划归年度。当年办结的文件归入文件形成年;跨年度办结的文件,如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与被转发文等,归入办结年;开展专项活动形成的系列文件,可按活动阶段归入办结年;跨年度的会议文件,归入闭幕年;没有批复的请示,归入形成年。采用内设机构分类的机关,两个机构共同办理的文件,分入主办机构。临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的文件,分入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机构。第十一条归档文件按照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机关审核批准的《机关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划分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定期又分为30年和20xx年两种。第十二条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问题)结合时间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办结时间)排列。相同保管期限的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形成的文件应排列在一起。第十三条完成分类排列的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在文件首页上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