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环境监测能力调研报告在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根据省厅党组的安排,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我利用工作学习的业余时间,对全省xx个地级市的xx监测能力进行了调研,现总结如下:一、调研工作首先,为了更好地搞好调研工作,我结合以往工作经验,专门制作了调研表格,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单位性质、主要职能、办公条件、编制、实际在岗人数、借调情况)、人员情况(人员的年龄构成、职称构成、学历构成)、实验室资质认定情况(具有的xx监测能力、仪器设备情况)、应急工作能力(应急物资及个人防护)等四大类问题。随即在“全省xx监测站长工作交流”微信群内发布,在各地市的积极配合下,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然后利用到地市出差的工作间隙,与几个重点地市的xx站长进行了敞开交流,充分收集了大家对全省xx环境监测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再者,积极参与组织了由生态环境厅、人社厅、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和省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在x月底共同主办的“xx省第二届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xx监测专项比武)”活动。此次xx监测专项比武是xx省首次举行,生态环境系统xx监测机构与社会监测机构的25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大比武竞赛项目的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考虑xx环境监测、应急监测的实际需求,对选手在xx监督、事故应急工作中的现场监测能力、综合理论知识、团队协作配合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通过本次比武活动,对全省xx监测队伍的真实能力水平进行了一次大检验、大考核,同时也报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总结。二、当前全省xx环境监测能力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表的统计汇总情况和市xx站长的反馈意见,结合本次xx监测专项比武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对当前全省xx环境监测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表现为:第1页共5页1、市级xx监测单位职责不统一。目前我省的地市级xx监测单位没有统一的名称和职责,xx等七个市具有单独的xx监测单位;xx等八个市还具有危废管理职能;xx与环科所在一起;xx没有单独的机构,属于市环境监测站的一部分。而且各市xx监测单位目前还需承担辖区内xx应用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本来人员就少,再加上其他职能,这样就造成了各市xx监测单位的同志根本无法专心于xx监测业务的提高。2、市级xx监测单位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各地市生态环境局的主要领导普遍对xx监测工作重视不够,xx监测单位的人员配备往往没有达到原定编制人数,并且因为近年来环境攻坚任务繁重,人员不同程度被抽调,造成实际xx监测人员更少,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最近又面临环保系统的垂直管理改革和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有些市xx监测单位本身在建立之初就没有独立编制,占用的是市环境监测站的编制,就会造成技术人员人心不稳,无暇顾及xx监测工作。同时,受编制和体制的限制,市xx监测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造成单位专业知识水平整体偏低的事实,除个别地市外,大多数市xx站尚未涌现出xx监测工作的领军人物。3、省厅下派任务不足,形成了上紧下松的xx监测工作格局。目前全省的xx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全部由省xx承担,监测任务越来越重,本身人员就少,还处于严重缺编状态,因此很早就构想将一部分监测任务分发给市级xx站,但是最终考虑到市级xx站缺乏监测能力,这种构想就一直没有付诸实施。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监测能力和工作任务的矛盾始终没能解开,全省上紧下松的xx监测工作格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4、业务学习不够,现有人员素质不能得到良好提升。由于xx监测工作相对来说属于冷门学科,省内缺乏合适的培训机构和教师,受制度的限制,省xx组织的专业培训太少,同时为地市之间互相交流而提供的机会和平台也很少,各市级第2页共5页xx站也很少组织有效的专业知识学习,造成了现有人员业务素质不能得到良好提升的事实。当前在各地市xx监测人员中,普遍存在不会学、不愿学等眼高手低、遇事想当然的得过且过思想。从这次现场操作竞赛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地市代表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与预想的情况相差较大,交白卷的有之,混淆概念的有之,有些甚至给出了极端超出常理的监测结果。这其实是基本理论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