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睡眠的生理和行为描述二、睡眠障碍三、为什么需要睡眠四、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机制五、生物钟睡眠与生理节律一、睡眠的生理和行为描述•人的一生:3/1•3月21日•交通事故与睡眠•抑郁,焦虑人类睡眠的定义人类睡眠的定义•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由于脑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的动物生理性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睡眠的特点:1)没有行为(睡眠是一种行为,P168)2)不活动的时期3)外界刺激唤醒阈限提高睡眠的阶段及各阶段特点睡眠的阶段及各阶段特点•睡眠阶段的划分:基于EEG的特征Beta波:觉醒,安静Alpha波:觉醒,安静,闭眼Theta波:觉醒,注意Delta波:深睡,昏迷(a)清醒,闭眼,8–12Hz,整齐,节律(b)阶段1,不规则的低频低幅波(c)阶段2,周期性爆发波,梭状波\纺锤波,14–18Hz(d)阶段3,4,纺锤式的阵发波,波幅很高的慢波(>75μV)0.5–2Hz波(e)REM阶段,低幅快波睡眠类型与睡眠周期(一)睡眠的类型: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SWS)快波睡眠(Fastwavesleep,FWS)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REM)阶段脑电波外显行为内在生理变化1期(入睡期)低振幅,频率快慢混合,以4-7次/s的θ波为主。安静困倦开始进入睡眠状态1、颈部肌肉和四肢肌肉张力逐渐降低,2、心率和呼吸逐渐变慢,体温、脑温降低,闭眼、缩瞳,脑血流量较清醒安静时为多,3、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慢波睡眠中比在白天清醒时增多。4、做梦极少。即使做梦梦境也平淡、生动性弱,概念性和思维性较强。梦魇或恶梦惊醒者多发生在慢波睡眠第4期。梦醒后只能陈述恐惧感,被追捕或掉入深渊等危险境界,不能陈述梦境的全部故事情节。2期(浅睡期)低振幅,在θ波的背景上出现13-16次/秒的睡眠纺锤波,和一些复合波。已经入睡,并出现酣声,但将被试叫醒后却常自称尚未睡着3期(中睡期)高振幅、在θ波背景上出现20-50%的0.5-3次/秒δ波已经睡熟,但尚易叫醒4期(深睡期)50%以上为高幅δ波不但睡熟还难以叫醒慢波睡眠的特点:指标慢波睡眠的特点异相睡眠的特点肌张力颈部肌肉和四肢肌肉张力逐渐降低,肌肉呈完全松弛状态,甚至肌肉电活动完全消失心率呼吸体温脑温心率和呼吸逐渐变慢,体温、脑温降低,闭眼、缩瞳,脑血流量较清醒安静时为多睡眠深度比慢波四期更深,体温仍较低,对外部刺激的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难以将睡眠者从此期立即唤醒脑电活动为极不规律的低幅快波,类似清醒期和慢波睡眠一期的脑电变化。脑的温度、脑血流量、脑耗氧量迅速增加呼吸心率也时而突然加快,甚至一些支气管哮喘病在此期睡眠中可突然发作哮喘;心脏病人也可能发作心绞痛内分泌活动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慢波睡眠中比在白天清醒时增多。生长激素分泌迅速降低,性腺和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增强。生殖器充血,分泌物增多或阴茎勃起(P171)、遗精等做梦梦少。即使做梦,梦境平淡、生动性弱,概念性和思维性较强。梦魇或恶梦惊醒者多发生在慢波睡眠第四期。此时睡梦者醒后只能陈述恐惧感,被追捕或掉入深渊等危险境界,不能陈述梦境的全部故事情节。从异相睡眠中唤醒后,80%以上的人声称正在做梦,尚可陈述梦境的故事情节,形象生动以视觉变幻为主眼球快速运动无出现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眼电现象显著加强,在桥脑、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层中可记录到周期性的高幅放电现象,称之为PGO波(二)成人的睡眠-觉醒周期:1.夜间睡眠8h的过程是:开始为睡眠的潜伏期,接着进入SWS状态,迅速由第1期依次进入第4期并持续一段时间。在入睡后的60—90min内出现第一次REM睡眠;之后,进入下一个SWS睡眠,从而形成了SWS—REM睡眠循环周期。以后,平均每90min左右出现一次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