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反应有很多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要定量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比较方便,在高中化学计算中更是离不开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在九年级学习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又一种新的浓度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不同点是:前者的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后者的溶质用质量表示;前者的单位是mol・L-i,后者是质量之比,单位为1;两者的最大区别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溶液,它们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而相同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不同溶液,它们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因为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称量液体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是比较麻烦的,而且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粒子数目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有必要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本节课题目为“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因此,考虑到从“应用”的角度切入,所以从生活实际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作为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三部分,是在已经学习过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和关系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已知数据的单位,归纳出关系式,最终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使用更方便、更广泛的浓度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学习目标分析必修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模块学习要求》1.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3.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4.能独立或与冋学合作完成实验,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会合作与父流。3.学情分析⑴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过质量分数,知道溶液的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二、教学目标一些细节问题的讨论小结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课后思考:对溶液这两个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的差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3.情感、态度、价值观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方法对比方法、任务驱动、演示法、讨论法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五、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明确实验目的介绍容量瓶引入(课前让学生留意超市生活用品的商标或医学生回答:从生活实际出发,院化验单对物质的含量的多少有哪些表示方设问法)1、单位体积的溶液激发学生的兴趣;板书提问:在生活中对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有哪些表含溶质的质量采用对比法引出练习示方法?其含义是什么?2、单位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设问师生总结:所含溶质的体积培养学生总结归1、醋、矿泉水:溶质的质量(g)3、100g葡萄糖溶纳能力溶液的体积(L或ml)液中含葡萄糖5go巩固概念2、酒的度数:通常是以20°C时的乙醇体积比表示4、1升血液中含白练习计算的:即:溶质的体积(L或ml)蛋白是43.9go了解物质的量浓溶液的体积(L或ml)度学习的必要性3、5%的葡萄糖溶质的质量(g)5、1升血液中含葡溶液的质量(g)萄糖5.11mmol4、医院化验单:白蛋白43.9g/L溶质的质量(g).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的体积(L)溶液里所含溶质B5、医院化验单:葡萄糖5.11mmol/L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质物质的量(mmol)溶液组成的物理溶液的体积(L)量,叫做溶质B的启发:第5个数据表示的浓度叫物质的量浓物质的量浓度。(其度,中,B表示各种溶总结其定义?质)板书:三、物质的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