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郁琦郁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内容生殖轴月经周期女性一生各期生殖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孕激素雌激素中枢皮层生殖内分泌生殖内分泌轴轴??下丘脑-垂体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联系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既能分泌激素(神经激素),又保持典型神经细胞功能能分泌肽类激素的神经分泌细胞称为肽能神经元GnRH促进腺垂体合成与释放促性腺激素下丘脑释放GnRH的特脉冲式释放,因而造成血中LH与FSH浓度也呈现脉冲式波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LRH)是十肽激素,其化学结构为:(焦)谷-组-色-丝-酪-甘-亮-精-脯-甘-NH2FSHFSH、、LHLHFSH:糖蛋白激素分子量33000刺激卵泡发育最主要的激素、促进雌激素的分泌LH:糖蛋白激素分子量28000刺激排卵、维持黄体功能,促进雌孕激素的分泌FSHFSH的作用的作用早卵泡期募集卵巢内窦状卵泡群早卵泡期募集卵巢内窦状卵泡群促使分泌卵泡液使卵泡生长发育促使分泌卵泡液使卵泡生长发育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促使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促使EE22合成与分泌合成与分泌参与调节优势卵泡的选择与进一步发育参与调节优势卵泡的选择与进一步发育低水平时促使非优势卵泡的闭锁退化低水平时促使非优势卵泡的闭锁退化LHLH的作用的作用卵泡期:卵泡期:为为EE22的合成提供底物-雄烯二的合成提供底物-雄烯二酮酮排卵前:排卵前:血血LHLH峰能促使卵母细胞最终成峰能促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及排卵熟及排卵黄体期:黄体期:低水平低水平LHLH支持黄体的功能,促支持黄体的功能,促使使PP及及EE22的合成分泌的合成分泌垂体垂体GnGn分泌的调控分泌的调控受下丘脑受下丘脑GnRHGnRH及卵巢雌、孕激素的综合调控及卵巢雌、孕激素的综合调控卵巢雌激素对垂体有正、负反馈的双重调节卵巢雌激素对垂体有正、负反馈的双重调节作用作用负反馈负反馈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LHLH、、FSHFSH水平高水平高补充雌激素后,补充雌激素后,LHLH、、FSHFSH释放受抑制释放受抑制正反馈:正反馈:晚卵泡期,一定浓度雌激素的作用下,晚卵泡期,一定浓度雌激素的作用下,形成血清形成血清LHLH和和FSHFSH高峰高峰雌、孕激素的合成卵巢在FSH和LH的作用下分泌甾体类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胆固醇孕烯醇酮17α-羟孕烯醇酮孕酮17α-羟孕酮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雌二醇雌二醇雌酮雌酮5途径4途径性激素生物合成途径雌激素合成的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胆固醇雄烯二酮睾酮雄烯二酮睾酮雌酮雌二醇芳香化酶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LHFSH由卵巢的卵泡膜细胞与颗粒细胞在FSH和LH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雌激素合成双氢睾酮双氢睾酮睾酮睾酮1717雌二醇雌二醇1717羟孕稀醇酮羟孕稀醇酮1717羟孕酮羟孕酮1111去氧皮质醇去氧皮质醇皮质醇皮质醇孕烯醇酮孕烯醇酮孕酮孕酮1111去氧皮质酮去氧皮质酮皮质酮皮质酮醛固酮醛固酮类固醇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酶类固醇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酶1717羟化酶羟化酶2121羟羟化化酶酶1111羟羟化化酶酶55还还原原酶酶芳芳香香化化酶酶1717、、2020碳链裂解酶碳链裂解酶胆固醇胆固醇去氢表雄酮去氢表雄酮雌酮雌酮雄稀二酮雄稀二酮雌激素雌二醇(E2)是体内发挥雌激素活性的主要雌激素从青春前期起,卵巢合成与分泌E2量逐渐增加。在达到20pg左右,启动女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在育龄期(HPO轴成熟期)卵巢合成和分泌的E2占全身总量的95%女性一生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女性一生雌激素水平的改变雌激素在每个周期中,随着卵泡的发育,E2产量逐渐增加早卵泡期E2平均为40pg/mL排卵前达到峰值,约300~400pg/mL黄体中期200~300pg/mL与孕酮共同作用于子宫内膜接纳受精卵为维持生殖能力,需要周期性的高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育龄期每日产生60-600μgE2绝经后每日产生15-25μgE2雌激素的代谢雌激素在血中大部分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或白蛋白结合,游离部分仅占1~3%雌激素及甲状腺素促进SHBG的合成,雄激素则起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