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顾晋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一、概述一、概述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11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3.03/10万和11.11/10万。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满意,五年生存率小于50%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临床表现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相关症状。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二)疾病史和家族史(2015版新增)1.大肠癌发病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病、大肠腺瘤、Crohn病、血吸虫病等,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遗传性大肠癌发病率约占总体大肠癌发病率的6%左右,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家族病史: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三)体格检查1.一般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情况。2.腹部视诊和触诊:有无肠型、肠蠕动波、腹部肿块。3.直肠指检:凡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行直肠指检。了解直肠肿瘤大小、质地、占肠壁周径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距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无盆底种植(2015版新增)等。(四)实验室检查1.2.3.4血、尿、便常规、粪便潜血试验。5.生化及肝功能。6.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治疗前、评价疗效、随访时必须检测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2015版删除)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疑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五)内窥镜检查所有疑似结直肠癌患者均推荐结肠镜检查,但以下情况除外:1.一般状况不佳,难以耐受;2.急性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以及完全性肠梗阻(2015版删除);3.肛周或严重肠道感染,放射性肠炎(2015版删除);4.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建议结合CT、MRI(2015版新增)或钡剂灌肠明确病灶部位。(六)影像学检查1.结肠钡剂灌肠检查: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但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当谨慎选择。2.B超:了解患者有无复发转移,具有方便快捷的优越性。(六)影像学检查3.CT检查推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分期;(2)发现复发;(3)评价治疗反应;(4)明确性质;(5)明确来源及与周围脏器关系。(6)可判断肿瘤位置。(2015版新增)(六)影像学检查4.MRI检查:推荐直肠癌常规检查5.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6.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2015版新增)(七)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时,推荐检测肿瘤组织Ras基因及其它相关基因(BRAF)(2015版新增)状态以指导进一步治疗。(八)开腹或腹腔镜探查术1.各种诊断手段尚不能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结直肠肿瘤。2.出现肠梗阻,进行保守治疗无效。3.可疑出现肠穿孔。4.保守治疗无效的下消化道大出血。结直肠癌的诊断流程(十)结直肠癌的鉴别诊断淋巴瘤的鉴别(2015版新增):淋巴瘤与结肠癌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方面相似,但由于粘膜相对比较完整,出血较少见。主要依靠结肠镜下的活检以明确诊断。三、病理评估(一)早期结直肠癌******癌细胞穿透结直肠粘膜肌层浸润至粘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称为早期结直肠癌(pT1)(2015版新增)粘膜下层浸润深度进行测量并分级,即SM1(粘膜下层浸润深度≤1mm)和SM2(粘膜下层浸润深度>1mm)。(2015版新增)(二)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1)腺癌;(2)粘液腺癌;(3)印戒细胞癌(4)鳞癌;(5)腺鳞癌;(6)髓样癌;(7)未分化癌;(8)其它;(9)癌,不能确定类型。(2015版新增)(三)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2015版新增)新辅助放(或,和)化疗疗效评估:0完全反应无肿瘤残留1中度反应少量肿瘤残留2低度反应大部分肿瘤残留3无反应(四)错配修复(MMR)蛋白建议检测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及...